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陳惠湄 / 打擊樂團音樂會的多樣化呈現之一《台灣當代擊樂讀譜樂展-作曲家列傳 黃婉真》
分享 | 瀏覽數: 3750

打擊樂團音樂會的多樣化呈現之一《台灣當代擊樂讀譜樂展-作曲家列傳 黃婉真》

陳惠湄 | 發表時間:2015/03/23 11:40 | 最後修訂時間:2015/03/24 00:42

評論的展演: 台灣當代擊樂讀譜樂展-作曲家列傳 黃婉真

評論的展演:《台灣當代擊樂讀譜樂展-作曲家列傳    黃婉真[1]
展演時間:2015/02/02(一)19:30 台北國家音樂廳 
圖版提供:台北打擊樂團

目前臺灣的打擊樂好手雲集,打擊樂團體也不在少數,最為知名的恐怕非朱宗慶打擊樂團(Ju Percussion Group)莫屬了。 而國家交響樂團(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幾位打擊樂演奏家也都各自成立打擊樂團體,如打擊樂首席陳哲輝的1002(E1002)打擊樂團,定音鼓首席連雅文與擊樂演奏家陳振馨的台北打擊樂團(Taipei Percussion)等等。


這些活躍於舞台上的擊樂團體,除了舉辦各種不同型態的展演之外,也不忘向國內外作曲家邀稿,委託作曲家為樂團量身定做,創作新的樂曲。如此一來不但可以為自身以及同性質的樂團增加新的演出曲目,也鼓勵作曲家創作,同時讓聽眾有機會參與作品的世界首演。其中最積極發表國人音樂創作的,可說是推動臺灣現代音樂發展的有力推手之一的十方樂集[2]了。而成立於1986年的台北打擊樂團 (Taipei Percussion)[3],除了委託作曲家創作之外,更舉辦過幾屆「中華民國青年打擊樂作曲比賽」,藉著比賽來鼓勵青年作曲家為擊樂創作。台北打擊樂團也推出全場演出同一位作曲家作品的「作曲家列傳」系列音樂會,首先以賴德和、潘皇龍等幾位台灣舉足輕重之作曲家為專題,再逐步擴及較為年輕的作曲家。這次邀請的即是青壯一代的女性作曲家黃婉真。

由音樂會節目單的簡介中得知,黃婉真主要教學活動與創作首演大多集中於中部,台北的首演可看到2007年的打擊樂音樂劇《綠野仙蹤》(也是台北打擊樂團的委託創作);除此之外,在台北的委託作品首演,多為一場音樂會中的一首樂曲。能夠在臺北的國家音樂廳舉行一整場專屬的個人作品發表會,對年輕作曲家來說應該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機會,對聽眾來說,也是認識這位作曲家的絕佳機會。

這場音樂會的曲目,選擇了從1996年到2013年,橫跨黃婉真17年創作歲月的作品。樂曲的編制雖以打擊樂器為中心,卻有多樣化的組合,除了長笛、吉他等樂器之外,更有合唱團的人聲,還有舞者加入。有趣的是此場音樂會壓軸的曲目- 創作於1996年的擊樂五重奏曲《歷險》,剛由朱宗慶打擊樂團的2團在臺北中山堂1/23(五)19:30舉行的年度音樂會 up 2 you 中演出。前後不到兩個禮拜的時間演出同一首樂曲,兩個打擊樂團的樂手都年輕又熱情,表現各有千秋,連續聆聽下來別有一番趣味。

台北打擊樂團的團員在02/02整場音樂會中的表現非常專業,尤其在擔任獨奏的部份時(例如《火舞》的主奏、《月光森林》的二重奏)背譜演出,更是令人感受到敬業的態度。邀請的客席演奏家,例如兩位吉他家,是國內著名的演奏家,也和擊樂團有相當的默契。《月光森林》一曲邀請舞者一起搭配木琴二重奏演出,編舞家將舞蹈以類似即興的方式融入,與音樂氣氛頗為吻合,效果極佳。

在《聲音魔力》(Sound Magic)一曲中(創作於2001年,為長笛、打擊樂、鋼琴與三部人聲的合唱團),作曲家似乎試圖融合浪漫、爵士、現代等不同的元素於其中,但是現代手法與調性傳統的整合不易,筆者認為這首動用了最多人力的樂曲反而是整場音樂會中效果最不佳的一首:鋼琴就像是一般合唱團的鋼琴伴奏一樣,而長笛更只是配合著合唱團吹出旋律,可說是沒有什麼表現力,看不出來為何需要在此曲中使用這兩樣樂器。在樂曲開始前放映的樂曲解說投影片中,瞭解到作曲家似乎因為接觸到聲音的單純元素而感到很有興趣,想要發掘更多的可能性。但在此曲中看到的效果,如果以人聲來說,比如說合唱團一開始的「la, la, la」,或沒有歌詞、只有母音或子音的聲音,或以手掩口的「泰山叫」等等,這在二十世紀以來的音樂中都是完全不稀奇的傳統表現法了。例如希臘裔作曲家克瑟納基斯(Iannis Xenakis, 1922-2001),或者義大利作曲家貝里歐(Luciano Berio, 1925-2003)的人聲作品,可以說把人聲的各種可能性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地步。如果作曲家日後還有興趣挖掘各種聲音的元素,特別是人聲的話,這兩位作曲大師的作品應該可以提供很多靈感。

以此場音樂會來看,黃婉真的音樂語彙算是頗為中規中矩,樂曲段落的架構清楚,以打擊樂器為主要角色的幾首樂曲都有其自成一格的氣氛與邏輯;與舞者搭配的《月光森林》顯示出猶如法國印象派般的夢幻情境,而結合雙打擊樂器與兩把吉他的《異境-記婆羅摩火山之旅》也以音樂描繪出標題提示的旅行風景。她的音樂風格應該相當能引起聽眾與演奏者的共鳴。期待黃婉真日後有更多機會舉行個人創作發表。

依循「作曲家列傳」系列的慣例,本場音樂會在演奏時,也在舞台上設置大型投影螢幕,一方面擔任無聲的音樂會導覽角色,例如在開場以及換場搬樂器的串場時,播放作曲家寫作的想法、樂曲解說,或者樂團排練的側錄等等,這似乎可拉近與聽眾的距離;一方面在演奏時同時播放總譜,讓聽眾可以在看著演奏家表演的同時,同步讀譜。對於不懂五線譜的聽眾來說,此舉雖屬多餘,但是反正看不懂,當作是背景,應該也不至於到搶奪注意力的地步。而對於看得懂樂譜的聽眾,由於是第一次看樂譜,同時還要觀看臺上的演奏人員,一方面接受聲音,其實是很忙碌的。不過這對於學習作曲的學生,或者是作曲家同行,抑或是音樂學研究人員,不失為一窺作曲家技巧與思維的一個途徑。而且,既然同步讀譜是台北打擊樂團當初推出《台灣當代擊樂讀譜樂展-作曲家列傳》系列音樂會的計劃項目之一,堅持下去也是美事一樁。即使在樂團各種不同形式的展演活動之中,這樣的企劃活動一定是最為吃力不討好的一件,但是對鼓勵與推廣國人擊樂作品創作來說,這卻是非常重要且深具意義的。期盼台北打擊樂團能夠繼續堅持這樣的製作傳統,推出更多的作曲家列傳。



[1]  參見Youtube台北打擊樂團【作曲家列傳.黃婉真⎜台灣當代擊樂讀譜樂展】預告影片

[2] 由旅法擊樂演奏家徐伯年成立的十方樂集,以「推動精緻藝術與現代音樂」為宗旨,編制包含「十方樂集打擊樂團」和「十方樂集室內樂團」,以精湛的演出技巧和深刻的音樂素養詮釋當代作曲家的創作,並大膽嘗試實驗性的音樂作品。創團至今,十方樂集已為多位國內外作曲家之作品舉行世界首演,同時也在台灣首演許多國外知名作曲家的經典曲目。令人遺憾的是十方樂集在2014年底宣佈轉型縮編,見《PAR表演藝術》第264期(2014年12月號)李秋玫 報導

[3] 目前為NSO定音鼓首席的連雅文是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2004年起由創始團員,同樣也任職於NSO的打擊樂演奏家陳振馨出任藝術總監至今。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