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陳惠湄 / 那娜擊樂二重奏「不可預期之融合」
分享 | 瀏覽數: 2114

那娜擊樂二重奏「不可預期之融合」

陳惠湄 | 發表時間:2015/09/22 10:46 | 最後修訂時間:2015/09/22 15:41

評論的展演:「不可預期之融合-平義久逝世十週年紀念音樂會
觀賞的演出時間:7/25(六)14:30
演出地點: 臺大藝文中心雅頌坊 
圖版提供: 那娜擊樂二重奏(彩色照:
臺大藝文中心、黑白照:黃家隆) 

由兩位留學法國的擊樂家-鄭雅心與張育瑛-於2009年所組成的「那娜擊樂二重奏」(NanaFormosa擊樂二重奏),是活躍於國內樂壇的新生代擊樂演奏家,曾於盧森堡國際擊樂大賽中榮獲二重奏組銅牌,亦曾受邀至盧森堡、中國及法國演出,最近也將參與兩廳院策劃主辦的2015新點子樂展《收藏心事》音樂會。七月底,她們在少為人知的一個藝文演出場地-臺大藝文中心雅頌坊-舉行了這場演奏會。小巧、美麗、雅緻的雅頌坊,以小型音樂會的場地來說,音響效果還算是不錯。或許是因為邀請遠道而來的音樂家加入演出,或者是場租昂貴等高昂的成本,演奏會票價設定為一千元,這對於一般參與國人音樂會的聽眾來說,算是頗為罕見的高價位。不過,入場即贈送製作精美的節目單,可能也是票價制定的策略之一。在筆者觀賞展演的當天,聽眾人數不算多,大多是擊樂界或作曲界師生等音樂圈內人,算是一個以專業人士為對象的小眾音樂會。演出的曲目,除了最後一首是改編自巴赫的管風琴奏鳴曲之外,其他都是當代的樂曲,包含日本作曲家平義久(Yoshihisa Taïra, 1937-2005)以及其弟子的作品,還有兩位活躍於法國樂壇的作曲家之樂曲。這次還邀請了法國著名擊樂團體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Les Percussions de Strasbourg)的新任團員,也任教於法國國立里昂高等音樂院擊樂的阮明潭(Minh-Tam Nguyen)一起演出,可說是一場與法國音樂圈頗有淵源的音樂會。

沒有一般音樂會開始時歡迎演奏者入場的熱鬧掌聲來宣告開場,三位演奏者默默出場,各就各位,在短暫的靜心之後立刻進入狀況,開始演奏。投在臺上的燈光,使得演奏者與樂器的影子彷彿剪影般地映現。第一首曲目是1978年出生於法國的作曲家Roméo Monteiro作於2014年,為擊樂二重奏以及電子音樂的Unexpected Union《不可預期之融合》,也是今天音樂會的標題。這首樂曲的電子音源來自布農族演奏演唱的現場原音採集,將八部合音、小米豐收歌,還有杵樂等,以音響分析的電子程式分解重組。在現場聆聽,原來的音源其實無法辨識,但是透過這些重組的聲響,加上瓷碗、中國鼓、梆子等樂器,甚至筷子、打泡器等器具,卻交織融合出一種特別的聽覺感受。第二首是平義久的作曲學生蔡文綺作於2012年,給鐵琴的獨奏曲《Mushi-暗夜裡的微光》。以略分為五個塊狀的段落,用不同動機和開展方式來代表不同原型體生物的樣貌,展現眼光看不見的Mushi,日語中的「蟲」。下半場第一首也是這位年輕女作曲家蔡文綺所作,寫於2008年的擊樂二重奏Ombre《影》,分別使用金屬及皮革兩類樂器作為光與影兩個主要創作動機的表現。下半場第二首則是平義久的日本學生,目前活躍於日本樂壇的女作曲家岸野末利加(KISHINO, Malika)作於2011年的定音鼓獨奏曲Monochromer Garten III《單色庭園 III》。雖然此曲是第三屆里昂國際定音鼓大賽的委託創作曲,不過賽事因故未如期舉行,使得這次阮明潭在臺北的演出成了世界首演。這首樂曲是作曲家一系列以「冬夜裡的日本庭園風情」為主題的室內樂作品之一,嘗試用聲響素材與時間來取代日式庭園造景的素材;曲中充滿了許多在擊樂器上的特殊技法。接下來的是法國作曲界重量級作曲家Philippe Manoury(出生於1952年)受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的委託創作,於1988年完成並首演的Le Livre des Claviers《鍵盤之書》。全系列共有六首樂曲,本場演出的是第二首-〈給木琴的二重奏〉。此曲由26個樂段所組成,將點與線的動機概念經由快速模仿圓滑奏效果的音群,以及行進方向明確的塊狀和弦架構,呈現出對比的效果;演奏時考驗兩位奏者之間的默契。

本場的重頭戲,也就是平義久寫給三位擊樂奏者的Trichromie(創作於1992年),放在上半場最後一首。平義久是出生於東京,長眠於巴黎,大半輩子活躍於法國現代樂壇的日本作曲家。他曾於巴黎師範音樂學院(Ecole Normale de Musique de Paris)教授作曲多年(從1984年到2005年),作育英才無數,許多留學法國的臺灣作曲家都曾受教於他的門下;留法的長笛家與擊樂家,也經常為了演奏他或者他的門下生的作品,來到他的作曲班上接受指導。平義久的擊樂作品在臺灣經常被演出,就像在世界各地一樣;而台灣近年來也出現幾篇研究平義久音樂的中文學術論文(參見文後附錄)。平義久寫作的許多為擊樂的獨奏或重奏作品深受演奏家喜愛,這場演奏會中演出的Trichromie也不例外。

這個標題可翻譯為《三重色》。「Tri-」作為字首,在拉丁語以及希臘語中,都有「三」的含意;而「chrom(o)-」、「-chrome」、「-chromie」作為希臘語的合成語,有跟「色」、「色彩」等相關的含意。一般來說,以材質來分類的話,打擊樂器可大略分為木頭、金屬、皮革等三個大項目,因此可以想像為運用了三種材質打擊樂器的音色而得來的標題。平義久的樂曲標題通常是一種引發想像的、詩意的觸媒。此曲在持續的音樂進行中,自然地變換從皮革到木頭,或者從木頭到金屬的不同打擊樂器族群;作曲家的設計一方面讓每種材質的樂器各自有獨特的發揮,同時又從頭到尾都有著一致性。例如木琴的顫音奏法(tremolo)和管鐘類的金屬聲響接續使用,所形成的相近聲音振動,讓有固定音高的鍵盤類樂器在音高不被突出的狀態下慢慢加進,諸如此類的做法,使得樂曲整體有著連貫性。進入中段時幾近安靜無聲的狀態,令人想起《神聖之音V》(Hiérophonie V。國內擊樂團體都曾經不止一次地演奏過這首樂曲)的中段,那也是平義久擅長使用的「寂靜」狀態。在這位作曲家的音樂中存在著必須仔細傾聽的微小聲音;靜止並不是真正的休止,而是一個有生命力的存在,是延續音樂進行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就像東方傳統藝術裡強調的留白,或是日本的「間」(在此唸作Ma)的概念一樣。平義久音樂中的靜止並不表示停滯,而是一個強大力量的凝聚,有著無限的張力,彷彿蓄勢待發,以便爆發出更大的能量。而最後一段齊奏(tutti)單純節奏的頑固節奏(ostinato)段落,讓音樂的單純持續性重擊人心,也是平義久音樂語言的強大力道之一。這首樂曲在結束時,樂器停止敲擊,但是聲波卻彷彿仍然在空間中飄盪,使人回味無窮。

2015年適逢平義久逝世十週年,曾受教於平義久的日本作曲家們五月底在東京舉行了一場紀念音樂會,那娜擊樂二重奏得知此事後,由於本場音樂會的曲目包含了平義久以及其弟子之作品,因而將此次演出加上「平義久逝世十週年紀念音樂會」的標題,在節目單中也說明「僅以巴赫的管風琴三重奏作結,藉其深沈平靜的美,感念作曲大師平義久先生所帶給時尚永恆無價的瑰寶與感動」。由此可見,即使一般愛樂大眾不見得熟悉這位日本作曲家,但是許多演奏者與作曲者都對這位作曲家充滿了崇敬。

這場音樂會頗為特別的是,雖然整場演出曲目包含獨奏、二重奏、三重奏等不同編制,但無論自己是否正演奏該首樂曲,三位奏者從頭到尾都在臺上,凝神專注,彷彿自己也正在演奏一般。上下半場的各首樂曲中間沒有進場、出場所造成的停頓,而是一氣呵成地連貫下去。演奏者默默地走位換曲,在整場音樂會結束之前,目光沒有飄向臺下,也沒有對聽眾展現笑容,只是專注於音樂的表現,彷彿那是一場嚴肅的儀式一般;有別於一般的音樂會,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打擊樂器可說是二十世紀後半以來西方藝術音樂創作中發展得最前衛的家族樂器之一,相信擊樂演奏者們在留學時一定學習了許多當代作曲家的曲目,鑽研了不少前衛的表現技巧。而這些在留學時代習得的,現今在世界各地擊樂圈中已然成為經典的曲目,透過這些樂曲所辛苦練成的一身功夫,回到臺灣之後面對的現實是,音樂和聽眾之間那無法溝通的障礙,那無法跨越的鴻溝。這有點類似在國外的高端研究機構努力做學術研究之後,回國後在大學兼課,面對大學生的程度時的落差情況。曾有擊樂老師感嘆,後進新秀努力做跨界,努力拉進與聽眾的距離,努力做通俗的音樂或劇場,雖然這些奮鬥值得嘉許,但是這些在國外留學多年,也曾獲得國際大獎肯定的優秀演奏人材,難道就是演演戲,敲敲類似玩具的物品、道具(objet)?那麼,辛苦學到的一身本事豈不是非常浪費嗎?當然,這樣的情形不只出現在擊樂界;需要生活,需要表演舞台的現實,必須要在許多時候做出妥協,這是可以理解的。面對不同到觀眾族群,想要與聽眾溝通,努力做出不同的曲目設計,這更是無可厚非,也是非常實際的。只是,在看到堅持做精緻現代音樂的十方樂集經營了二十年之後,目前已經暫停演奏活動,而忍不住發出感嘆之時,在近年來追求跨界,以各式各樣的聲光效果,結合肢體動作、服裝、舞蹈、編劇等等的劇場元素,希冀與大眾貼近的展演流行趨勢之下,這麼一場相對來說票價高、專業演奏技術高,曲目選擇偏向高度專業的演奏會,儘管潛在的觀眾群頗有限制,卻令人感覺是一場有所堅持、頗為難得的展演。當然,那娜二重奏本身並不自我設限,所參與的展演類型包含各種形式,不過她們主辦的這場演出充份展示專業內涵,即使聽眾群非常小眾,對國內擊樂以及作曲學子來說,也不能不說將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以個人的能力來舉辦這樣的音樂會,絕對是非常辛苦且孤獨的;這樣的勇氣值得讚賞,也令人盼望日後她們還能在這條道路上持續地走下去。

 

附錄:近年來幾篇有關平義久的中文學術研究論文

碩士學位論文

柯若櫻,〈柯若櫻擊樂演奏會(含輔助文件:從東方禪學和武士道探討平義久的《凝聚I》)(國立交通大學,2006)。

張可薇,〈平義久《凝聚Ⅰ》與三善晃《漣漪》兩首木琴獨奏曲之分析與演奏詮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12)。

楊乃潔,〈平義久弦樂三重奏《折射》分析研究與自我音樂創作之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5)。

期刊論文

陳惠湄,〈論日本作曲家平義久的聲樂曲Retour〉,《關渡音樂學刊》(第11期,2009):159-174。

陳惠湄,〈由《神聖之音IV》的演奏觀點淺談平義久長笛作品中的幾個音樂語法特色〉,《關渡音樂學刊》(第22期,2015):19-38。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