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陳惠湄 / 「當代亞美大師與新聲之夜」
分享 | 瀏覽數: 1234

「當代亞美大師與新聲之夜」

陳惠湄 | 發表時間:2015/11/30 23:53 | 最後修訂時間:2015/12/31 23:18

評論的展演:2015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之「當代亞美大師與新聲之夜」

觀賞的演出時間:2015/10/17(六)19:30

地點︰臺北市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松怡廳

圖檔提供: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

 

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國際現代音樂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ontemporary Music)台灣總會)舉辦的「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Taipei International New Music Festival),2015年邀請美國的「亞美內弦樂四重奏」(Amernet String Quartet)擔任駐節團隊(Ensemble-in-Residence),演出兩場弦樂四重奏專場音樂會,除了在音樂節開幕音樂會「《美國3C巨擘之夜- Cage, Carter & Crumb》亞美內弦樂四重奏   I」(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Master 3Cs – Cage, Carter & Crumb- Amernet String Quartet)演出二十世紀以來三位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重要當代音樂作曲家(約翰.凱基(John Cage, 1912-1992)、艾立歐.卡特(Elliot Carter, 1908-2012),以及喬治.克朗姆(George  Crumb, b. 1929)各一首弦樂四重奏之外,也在10/17(六)19:30演出一場「《當代亞美大師與新聲之夜》 亞美內弦樂四重奏   II」(Contemporary Voices in America and Asia- Amernet String Quartet),也就是演出已受到國際肯定的美國、亞洲作曲家,以及剛展露頭角的臺灣新生代作曲家的弦樂四重奏作品。其中已有知名度的作曲家,包含出生於柬埔寨的美國籍作曲家秦納利.翁(Chinary Ung, b. 1942),還有日本作曲家細川俊夫(Toshio Hosokawa, b. 1955),以及臺灣作曲家潘皇龍(Hwang-Long Pan, b. 1945)。年輕作曲家則有臺灣的邱妍甯(b. 1988)、王建為(b. 1988),以及來自美國,現為Fulbright 學術基金會2015-16學年交換資深學者,於國立交通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的司徒雅各(Jacob Sudol, b. 1980)。就像開幕音樂會「美國3C巨擘之夜」一樣,音樂會開演前半小時安排導聆,此場音樂會由作曲家任真慧博士將音樂會曲目特色簡單扼要地介紹給聽眾,讓聽者在開演前稍微有些概念;節目冊中也由導聆的專家撰寫文章。

Chinary Ung 寫於1990年的《螺旋 III 》(Spiral III)。1942年出生於柬埔寨的秦納利.翁,即使其音樂的技術層面來自西方藝術音樂的傳統,但他音樂中的精神層面與靈感來源皆來自柬埔寨,包含他年輕時所接觸的部落與宗教音樂(佛教與薩滿教)。他的《螺旋》系列寫給不同的編制,今晚演奏的是系列中的第三首,寫給弦樂四重奏。關於這首《螺旋 III 》,作曲家說道:「開頭樂段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形體,我將它比喻為傳統手工製作的項鍊,每顆寶石都與其他的有一點不同,是如此完全地不完美,而當它們串在一起時,就是一條完整的項鍊」。在聽起來和前面相像,又隱約有著變化的聲音產生過程中,每個環節似乎都相扣在一起。

1955年出生的細川俊夫(Toshio Hosokawa, b. 1955),可說是目前日本作曲界最具國際知名度的作曲家之一了,他的委託創作邀約來自世界各地。今晚演出的是他寫作於2007-2009年的六首弦樂四重奏小品《書藝》(Kalligraphie – Sechs Stücke für Streichquartett),受瑞士蘇黎世Amati String Quartet委託所作,同時也題獻給這個四重奏團體。就如同細川俊夫其他的作品一樣,這首樂曲也在聲響上模仿東方的書法藝術;每位演奏者以聲音來描繪時間與空間。四位演奏家演奏不同的音,逐漸匯集成為一個單音,而單音又分裂成「陰」與「陽」。六個小品分別有不同的面貌:1)強而有力的,在每條弦上作強烈的滑音,一直到最高音域;2)非常緩慢且富有感情的,逐漸地從單音分岔開來;3)以大提琴作為引導者;4)撥弦(pizzicato)[1];5)再次回到緩慢,感傷,強烈的內在情感;6)深深的寂靜,溫和的高音域滑音,純淨的世界。

潘皇龍和細川俊夫可說是師兄弟,他們都曾經在柏林受教於韓裔德國籍作曲家尹伊桑(Isang Yun, 1917-1995)學習,也在尹伊桑的引導下,經由老師這面鏡子,試圖瞭解並發現自己文化的傳統,並思考把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本土與國際的因素結合到自己的創作之中。第三號四重奏雖然是潘皇龍於1981年旅居德國時開始創作,1983年完成,1988年在香港由英國Arditti String Quartet首演。這個樂曲由五個樂章、共十三個段落所組成。據作曲家表示,因為演奏執行上的困難,使得這首樂曲遲遲無法在臺灣演出。「亞美內弦樂四重奏」在今晚演出了這首樂曲的臺灣首演。

目前就讀於德國符茲堡(Hochschule für Musik Würzburg)的邱妍甯(Yen-Ning Chiu, b. 1988)演出的是創作於2012年的《當輪迴只是妄想》(Dei Drei Bestimmungen),而畢業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的王建為(Chien-Wei Wang, b. 1988)演出的是同樣創作於2012年的《生滅。永恆》(Nirvana)。此次獲選的這兩位同年紀的年輕作曲家,在同一年創作的弦樂四重奏作品,不約而同地,標題都與輪迴有關。邱妍甯曲中的三個樂章,特別是在最後一個樂章中,使用了許多例如泛音之類的特殊演奏技巧。王建為此曲的靈感來自於佛教中「涅磐」(Nirvana)一詞(其實這也是許多東方作曲家非常喜愛用的樂曲標題),他試圖在曲中建構某種「實相」,在歷經虛無、混沌的「幻相」之後,進入無悲無喜、不生不滅、似真抑幻的「涅磐」境界。

而這次大會特邀的電腦音樂作曲家與電子音響工程師司徒雅各(Jacob Sudol, b. 1980)特別為2015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創作了給弦樂四重奏與即時電音的《時間與之後》(Time and After for String Quartet and Live Electronics),並題獻給今晚為這首樂曲做世界首演的亞美內四重奏。作曲者意欲在此首樂曲中刻意模糊或避免許多對音樂的傳統認知,也就是避免例如旋律或動機發展、清晰的樂句架構、可辨識的句法、模仿或對位等手法,而僅僅使用簡單的才來來探索弦樂四重奏這個編制本身內在的聲響境域。作曲者將弦樂四重奏視為一個單一的複雜有機體,能夠自體發展、產生情緒變化,並且衰減。可惜的是,一直在臺下待命並且操控器材的作曲者,在演奏了一段時間之後,竟然喊停,因為電子音響器材出現失誤,因而中斷重來,令演奏者和聽眾都頗感錯愕。其實這是在有即時電子聲響參與的(無論與樂器或人聲配合)樂曲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電腦、電子設備的失誤率非常高。不過,中斷重來的例子在現場演出中並不常見,這是頗令人尷尬的經驗。幸好重演之後還是順利演出完畢。

姑且不論標題與靈感來源所欲訴說的音樂之外的境界,就音樂本身來看,整體來說,現今作曲家們努力思考聲音藝術的結構、組織,以往傳統動機發展的模式,漸漸被聲音本身的形成、持續、消逝的過程所取代。聲音的形狀、方向,音高、節奏形成的點、線、面,配器、音色的變化,似乎是音樂組織的基礎,而這些前輩作曲家們摸索的方向,也影響並啓發了新生代的作曲家們。對於年輕的作曲者來說,自己的作品能夠在這樣的專業場合中,讓國際知名的職業演奏團體演奏,並且和具有國際知名度的作曲家的樂曲一起演出,是個非常難得的機會。不僅在排練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到許多,演奏會更是一個寶貴的經歷,是個鞭策自己往創作之路更邁向前一步的絕佳激勵。現代音樂協會有這樣的安排,不但造福國內年輕的作曲者,也令國際的演奏團體能有機會認識國內的音樂作品,無疑地是個令人激賞的做法。期盼日後仍能繼續下去。

 

[1] 撥弦(pizzicato):不以弓來拉弦,而以手指撥動弦來發音的演奏技巧。

 

 

圖檔提供: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