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陳惠湄 / 2016「製樂小集」
分享 | 瀏覽數: 1508

2016「製樂小集」

陳惠湄 | 發表時間:2016/04/30 04:25 | 最後修訂時間:2016/05/02 22:09

評論的展演 2016「製樂小集」

觀賞的演出時間:2016/04/17(日)14:30

地點:臺北國家音樂廳演奏廳

對臺灣音樂的發展有重大影響與貢獻的許常惠(1929-2001),曾經留學日本與巴黎。1959年自巴黎返國後,1960年許常惠在臺北市中山堂舉行首屆個人作品發表會,引起國內藝文界的震撼,被視為臺灣現代音樂創作的濫觴。1961年許常惠號召其學生與作曲同好,發起作曲團體「製樂小集」,主要目的在於定期舉行音樂會,發表當時他個人以及作曲夥伴的音樂創作。其後他與當時的學生或同好們也陸陸續續組織了數個不同的現代音樂團體;日後更擴大範圍,與亞洲各國音樂界人士共同發起、組織了「亞洲作曲家聯盟」,臺灣的作曲界也跟其他地區的作曲家們有了更多交流的機會。

許常惠去世後,他的弟子們為了紀念這位前輩,聚集各界力量,成立了「財團法人許常惠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過一些現代音樂相關活動,但近幾年來,自從原本位於南京東路的據點消失之後,整個基金會的活動似乎也隨著銷聲匿跡,連網絡上都極難搜尋到相關資訊,十分可惜。所幸今年基金會再度以「製樂小集」的名義製作音樂會,由作曲家賴德和召集、邀請國人演奏家在國家音樂廳的演奏廳演出幾位國人作品。在這場音樂會中,除了帶著致敬與緬懷的意義演出許常惠作品之外,也演出前一輩的作曲家許博允的作品。除此之外,這場音樂會發表的大多是目前活躍的青壯世代作曲家的新作品,其中包含了兩首世界首演(陳瓊瑜、潘家琳)。

 

潘世姬《雲飛高》演後
圖檔提供:財團法人許常惠文化藝術基金會

 

開場的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專任作曲教授潘世姬的《雲飛高》,寫作於2013年,編制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笛子、琵琶與笙。樂曲由一個核心動機(motif),也就是作曲家稱為「雲」的樂念(musical idea),所發展出的四個不同個性的樂念,來鋪陳出全曲。第二首是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專任助理作曲教授曾毓忠的《光影 II》,編制為笛/簫(由同一位演奏者吹奏)、古箏、與兩部大提琴,同樣寫作於2013年。這兩位對電腦音樂鑽研極深的作曲家,即使將東方傳統樂器與西方樂器混搭,或者是使用融合自西洋音樂與亞洲傳統古樂音高體系(一均多宮、同宮多階)[1],但是就當場的聽覺效果來看,無論是潘世姬《雲飛高》中清楚對稱的曲體架構,或者是曾毓忠《光影 II》中營造出的類似電子音樂般的細微波動聲響效果,還是各樣樂器的特殊演奏法,在在都令人感到學院式西洋音樂作曲體系的堅實訓練。就以笛/簫為例來看,潘世姬曲中的笛子製造出的大多是現代化聲響,例如兩個不同確切音高之間的顫音(trill),或者是花舌(flatterzung,指吹奏時同時由喉嚨或小舌頭製造出非常快速的滾動,所產生的一種聲響效果);而曾毓忠曲中的笛/簫則出現噪音化(加上氣聲、同時在樂器上吹與唱等),或者是游移於兩個音高之間,以及不同的抖音(vibrato)速度等奏法。這些出現於現代西洋長笛曲目中的特殊奏法,靈感來源其實是東方傳統音樂中的管樂器,例如日本的尺八(shakuhachi)等,但今天所聽到的似乎是相反的,將西洋長笛的技巧運用到傳統東方樂器上。為了樂曲中音高體系的整體設計,必須呼應其他樂器的確切音高,加上這些特殊吹奏技巧,這些對西洋長笛來說輕而易舉的技巧,在傳統笛子上應該是非常困難的。所幸今天演奏傳統樂器的是采風樂坊的台柱(例如吹奏笛/簫的吳宗憲,彈奏琵琶的林慧寬,吹奏笙的黃朧逸)或者是團員(演奏古箏的林易嫺),他們不僅看五線譜,對現代音樂的推廣也不遺餘力,這些技巧對他們來說都不是問題。而負責指揮的邱君強,除了有指揮各式各樣的音樂豐富經驗之外,本身也負責「春秋樂集」的製作,對現代音樂的專精不在話下。在西洋樂器方面,大提琴的鄭伊晴(現為市立台北大學的專任教授)是積極演奏國內作曲家作品的活躍演奏家,而年輕世代的演奏家們(小提琴吳彥亭、中提琴呂昭瑩、大提琴唐鶯綺、高洛堯)也不遑多讓。

 

潘世姬《雲飛高》彩排
圖檔提供:財團法人許常惠文化藝術基金會

 

第三首是市立台北大學專任副教授潘家琳的小提琴與大提琴二重奏《…之間》(2016新作,世界首演)。潘家琳今天可說是十分忙碌,除了下午在製樂小集發表小提琴與大提琴二重奏的世界首演之外,晚上還在中山堂發表了一首為古箏、笙與兩位打擊樂家的《山林.詩緒》,同樣是新作品的世界首演。國內作曲家如此忙碌發表作品,竟然在同一天內發表兩首世界首演作品,只能讓人替她開心。今天下午發表的這首《…之間》由一組由五個音組成的短小動機開始發展,可分為幾個結構分明的段落;歌唱般的抒情旋律在小提琴與大提琴之間交互對話之後,進入較為激動的段落,之後穿插兩個樂器的獨奏、對唱,最後進入尾聲。小提琴由去年為她發表小提琴獨奏的余道昌(目前專任於市立台北大學)演奏,大提琴則是目前專任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高炳坤。這首樂曲比起她去年在潘皇龍七十賀壽音樂會中所發表的小提琴獨奏曲來,顯得十分「悅耳」,顯然作曲家在陌生化的音響之外,也希望能寫作較為抒情的、以較傳統的動機發展手法來鋪陳的樂曲。

在許常惠的作品16號《前奏曲五首》(創作於1965-66年的小提琴獨奏曲,今天由蘇顯達演出)之後進入中場休息。下半場夾在許博允為小提琴與鋼琴的《心》(今天由黃維明與葉綠娜演出)之間演奏的是兩位青年女作曲家的作品。林桂如為女高音與鋼琴所作的《春天花展》,寫於2015年,歌詞來自於詩人李勤岸所創作的同名台語詩。聲樂家李郁茹背譜演唱,豐富的音樂與肢體表情,與鋼琴家謝欣蓉合作無間,將作曲家配合詩詞的抑揚頓挫譜出的歌曲表現得惟妙惟肖,俏皮地展現出詩人描寫春天花蕊的各種姿態。

壓軸的是專任於國立師範大學的陳瓊瑜的新作的世界首演。雖然是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的三重奏,卻勞動作曲家親自上陣指揮,可見樂曲在合奏上的複雜程度。演奏家們(小提琴李瑄、大提琴萬靜伶、鋼琴林玉淳)都表現出相當高的技術。中間段落以新維也納樂派的安東.魏本(Anton Webern, 1883-1945)著名的作品25號的音列作為音高材料[2],整個作品充滿陳瓊瑜一貫的理性構思組織與陌生化聲響的風格,剛硬又激烈的音樂,與婉約柔美的作曲家本人形成強烈的對比。也許聽眾不容易進入這樣的風格的音樂,但是筆者認為堅持自己創作路線的作曲家值得尊敬。

 

陳瓊瑜《鋼琴三重奏》演後
圖檔提供:財團法人許常惠文化藝術基金會

 

個人認為即使許常惠基金會已經沒有實體上的根據地,但是製樂小集這樣的音樂會仍然應該繼續舉辦下去。每一次以製樂小集的名義製作的音樂會節目單也都值得更精心製作。例如可以在一開始稍微提及製樂小集的緣由以及到目前的發展,並且簡單地介紹財團法人許常惠文化藝術基金會,因為並不是所有觀眾都對這些有所認識,特別是年輕人以及非作曲專業圈內的聽眾。如果每一次都有簡單的介紹,不但讓人重新認識音樂會的來龍去脈,更可以讓這些活動具有歷史銜接的效果。舉例來說,筆者知道的一個日本作曲家團體所舉辦的現代音樂會(プレセンテーション、現代の作品),從1968年開始的第一場以來,到2015年舉辦了第42場,每次的音樂會節目單(即使都是黑白印刷的簡單影印裝訂)都會將從1968年開始的音樂會來龍去脈交代清楚,甚至將每一屆在音樂會中發表首演作品的作曲家名字列上去,這樣的做法讓節目單本身(即使是簡陋的印刷)成為寶貴的資料,就算是第一次參與的聽眾也可以有個概念。這些現代音樂的作品發表會,在臺灣或在日本都一樣,參與的人數非常有限,筆者認為正是因為無法廣為人知,更是應該以書面、錄影、錄音等方式好好地保存下來,作為嚴肅音樂發展的軌跡記錄。

翻開這場音樂會邀請的青壯世代作曲家名單,可以發現除了林桂如之外,都是在國內大學具有專任職務的作曲教授。這些專任的作曲教授們在忙碌的教學之外,還能持續寫作,願意在製樂小集這樣的小眾音樂會中發表作品,著實令人感到開心。而其中一些專任作曲教授也努力地積極推廣校際與國際青年作曲家之間的交流,例如國立交通大學的曾毓忠,就參與辦理電子音樂作曲比賽(比如說主要由旅法作曲家廖琳妮發起、串聯的臺法器樂與電子音樂工作坊暨音樂會)。除了這些在國內各大學具有專任職務的作曲教授之外,目前在臺灣仍有許多努力創作的優秀青年作曲家,或者是國內培養出來的,或者是出國留學回來的,由於畢業或回國時間比較晚,不但與大學專任職務無緣,甚至連在大學謀得一席兼任職務的機會都沒有,他們更是需要作品發表的舞台。盼望這些與大學教職無緣的作曲家們將來也能在類似的音樂會中有「發聲」的機會,也讓聽眾認識更為熱鬧活潑的國內作曲界。



[1] 當天節目單,潘世姬《雲飛高》曲目介紹頁。

[2] 當天節目單,陳瓊瑜《鋼琴三重奏》曲目介紹頁。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