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張曉雄 / 碎片之外
分享 | 瀏覽數: 2665

碎片之外

張曉雄 | 發表時間:2016/04/02 23:20 | 最後修訂時間:2016/04/06 18:14

評論的展演: 十三聲

某年秋日,在北投七一園區大排練室,看了宗龍的《在路上》呈現,深受感動。在沒有燈光布景與正式演出服裝中,舞者以單純的肢體,建構了沿路風景:或崎嶇,或平坦,或迷狂,或沈醉。舞作從台灣民俗藝陣中汲取元素,作品回歸身體的表演,實在令人著迷而又讚嘆不已。爾後這個雙人作品發展為三人舞,遠征歐洲,獲得大獎,實至名歸。也許這個舞作的成功,就在於體制外充分執行了編舞者的構想與意志。也許正因為作品回歸了身體,讓人解讀到更多的意涵。

自《在路上》起,宗龍似乎找到了新的身體語彙系統,並試圖在大結構中建構其舞作,於是有了《杜連魁》、《來》等長篇作品,但不知為何,拉開了距離,終有些疏離與隔閡。到了今年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的《十三聲》,文宣如雷,高手如雲,聲色具備,光炫影迷,但諾大的舞台,卻生生將舞者給吞噬了。迷彩中,舞者面目模糊,身影失焦。

在《十三聲》裡,大量的群舞,重複著同一節奏,同一質地,偶爾出現較為緩慢的群組托舉,如第一次彩衣女子出現,在左舞台下角,由眾人簇擁托舉,設計上顯得生澀平淡,亦看不出發展。


圖版提供|臺北國家戲劇院、攝影|李佳曄

直到舞作中段時,左舞台後方五位男子圍成半圓,在靜場中唱咒,幾段由駱思維、陳逸恩、陳慶翀表演的獨舞,與半圓中三位女舞者的段落,突然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突然又看到了宗龍在動作發展與設計上的獨到之處與用心。遺憾的是,接著大量的群舞又將舞作帶到同一節奏的模式裡。也許人們看到的,更多是東區夜店裡壅塞不已意識迷狂的青春肉體。 

讀《十三聲》的文宣,知其舞作發想於其少年街頭記憶,於是,我們也就看到了時光之流洗刷後殘存的某些模糊意象。劇場的七十分鐘裡,一再的“嚎叫”聲中,身體在豪華的舞台包裝中遺失。作為主題發想之人物,十三聲除了某些碎片,內容付諸厥如。也許,宗龍應該回望初衷。

 

張曉雄

2016.4.2 榮總

 

相關評論

文創包裝概念先行的《十三聲》 --- 郭強生

第十五屆第一季提名名單 --- 楊美英

為共同體而舞的《十三聲》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作者/陳泰松]

第十五屆第一季提名名單 --- 林于竝

2016 TIFA 雲門2 鄭宗龍《十三聲》 --- 陳惠湄

是驚喜還是迷失?《十三聲》 石志如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