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楊美英 / 移動的意義?《桌遊》《海港山城藝術季》
分享 | 瀏覽數: 1159

移動的意義?《桌遊》《海港山城藝術季》

楊美英 | 發表時間:2015/08/01 10:56 | 最後修訂時間:2015/08/07 10:51

評論的展演: 《桌遊》、《海港山城藝術季》

桌遊-末路小花提供 (邱彥勛攝影) 

評論的展演:《桌遊》末路小花、發條鼻子

時間:2014/07/25 19:30

地點:台南市絕對空間

 

評論的展演:《海港山城藝術季》三缺一劇團

時間:2014/07/18  13:00

地點:基隆市南榮路732


近年越來越多的展演創作進入非傳統定義的劇場空間,其中也有從定點的環境劇場概念,延展成為多點式的線性移動(稱之為「散步」「漫遊」等),近期則陸續於基隆、台南經驗了在獨棟建築物之中,隨著表演上下移動--如此的觀演經驗,引發筆者對此展開以下面向的思考:一方面在空間的運用上,理應是會比線性模式更為凝聚張力?二方面則是如何達成空間轉換與表演文本分段分場之間的呼應與轉折?

首先說說七月下旬,一個夏夜,在台南老城區小巷內,一棟五十年老屋所改建成藝術展覽、咖啡館等複合式功能的「絕對空間」,憑票進入一樓等待區。表演的於此處展開第一場,一名小說作者在線上遊戲與人對話,開啟了後續故事的線索與人際網路,看似有趣新鮮,然而偽裝成兩人線上即時打字對話的「表演」不很順暢,同時看來也跟畫面上對戰遊戲的戰火無甚關聯狀。然後,所有觀眾被分成兩隊人馬,各自帶開,分別於五層樓之間上上下下進行各項活動或表演觀賞的進行。

互動,應當是本作品從命名「桌遊」到全程進行模式所不時透露的重要企圖。

然而,從開場後的第一段,筆者所在這個隊伍被帶入一樓後面房間,隨機的四人一組,面對一個桌面上的沙堆,立即被要求四人合作創造一座理想的城市,當下環顧四周,陌生成員面面相覷,也有成員努力互相搭訕討論,經過短短的動手捏塑,結束造城活動,被帶領轉往下一階段--觀眾之間的互動,嘎然而止。後來隔一小段時間後,我們被帶進另一個房間,看見同樣四個桌上的四個不同沙雕世界,不難理解這是另外一隊人馬的努力成果,但是我們接到動手破壞的指令(隱隱然也是一種和其他觀眾的隔空互動);此舉,直接呼應了入場票券上所寫「你可以為自己蓋一幢房子  你也可以摧毀」,也回扣了劇情所描述的科學家父子兩代不僅建造了自己的家庭、實現了科學發明夢想,但也摧毀了別人的家庭、國家。看著觀眾不忍出手或是痛快毀滅著他人建造的城市願景,心裡揣測著,如此橋段肯定是精心設計而來,但究竟是為了反諷人性、或是可以達到醒世反思的效果呢?

再者,劇情的發展與劇中的角色也有與觀眾互動的時候,譬如:在宣稱是酒館但只剩茶水的「爐鍋咖啡」現場,熱情的老闆和服務生招呼下,觀眾只能被引導入座、坐下吃喝看著兩位男女演員熱絡的對話表演,預告之後的一場婚禮,然後被告知店家提前打烊,必須起身離開;據悉其他場次有觀眾開口要求「續杯」,讓人感到莞爾,猜想不知是否因為感覺到此作品充滿「遊戲」的暗示,卻無「玩耍」的餘地而採取的破冰嘗試。末路小花提供 ( 邱彥勛攝影 )又如:當兩隊人馬先後抵達頂樓,面臨世界末日危機,劇中角色一番激烈爭吵之後,「法蘭」自命「爸爸」(等同於建國者、統治者),要求大家自行選擇志願的職業,連同現場觀眾一起被拉入相同情境,好像開放各人的自由意志,但在發展過程,卻被高度管束,比較貼近全作所流露一種生存荒謬境地的反思(ㄧ如該戲DM文案「你感覺能動你感覺賦權」的質問、反轉動作)。不過,包括上述兩場、以及另一段的一場宣教大會,由一名演員誦讀經文,要求觀眾速記書寫經文條律等處,大多侷限於單一方向主導,並無前情引導,也缺少其它連動因素,使得若干狀似互動的段落不甚自然順暢。


其次,就空間的使用而言,本作品可說接近「屋盡其用」,善用了每層樓的前後房間、樓梯口等處,讓兩隊人馬分別以不同的動線登高爬低,且附加各種前進方式的要求:兩手兩腳必須放在樓梯上特定顏色的標誌上往上爬、四肢著地爬入,遊戲的意味濃厚,但可惜未能體會其中的必要性,亦未能連綴成鮮明的整體意圖,讓人不知所為何來。又如,劇中一段安排ㄧ隊十六人全擠在浴室內,關上門,聽著模糊不清的錄音裝置,內容大致與劇情劇烈轉變的關鍵物背景有關。一樣的可以理解其設計用意,但除了悶熱等候,其餘有待討論。

或是,在一個樓梯口,觀眾被要求觀賞一段宣導影片,透露我們身處一種威權統治的狀態,同時被嚴正告知禁止親近「布克農」等信仰,可是,影片一結束,緊接著是一位白衣女子神色緊張地招呼我們快進一房間參加秘密聚會,與前述影片邏輯背道而馳,觀眾反應不免遲疑,卻被小隊帶領者鼓舞、催促前進,如此再次造成「出戲」的情境,也是讓人不解。

最後,兩隊人馬回到一樓,原來天花板掛著的紅氣球已然爆破,彷彿暗寓著劇中的原子彈爆炸、人類地球創傷毀敗;觀眾現場被提醒該劇的最後一幕,乃是站在天井往上看,發現每層的樓梯邊均有演員的臉、冷冷往下探看著,讓不少觀眾猛然惚惚入眼,煞是驚嚇。末路小花提供 ( 邱彥勛攝影 )之後,觀眾離場前可領到一張節目單,開宗明義的寫著「改編自:馮內果《貓的搖籃》」,並無其他創作理念或劇情簡介的文字,除了一個劇中角色「作者」的備忘錄,圖示了劇中人物的關係圖,黃紙的背後則是觀眾於前述表演某一段聆聽宣教時候速記教律的書寫紀錄。整體來說,本次的觀賞過程,應該是可以體會創作團隊的巧思和趣味,連結時下年輕人流行的「桌遊」活動,然而除了讓觀眾自行捕捉的聯想和理解之餘,如何將小說情節、角色的建構於空間的轉換之間,成功地鋪展開來?每一次的移動,除了達成表演文本的空間攻略之外,是否也能將移動轉換成為情節轉進的動機,或是考慮其所造成的表演節奏鬆緊之影響,妥善處理?

如是移動於表演文本的內在邏輯,與七月中旬在基隆所觀賞的《海港山城藝術季》相較,則有不同。

《海港山城藝術季》乃是三缺一劇團「耕耘基隆第三年,將延續2014年製作《土地計劃》的精神,站在歷史洪流不斷沖散記憶的狂潮上,去尋找屬於基隆的原始樣貌。這次,我們要離開黑盒子,走入你我日常的生活裡,說這些屬於基隆在的的故事。」(註1


圖版提供 | 三缺一劇團

上述文字乃是筆者觀賞表演之後才看到的,對應觀演內容,未能解除過程中的疑惑,只能說因此期待該劇團的來年計劃能夠著力生根更深。因為,此次所見呈現內容包括三個作品(依照筆者觀看順序):《遺棄之時》,是一支舞蹈,善用了四樓前中後的三個房間,特別是讓一名舞者身穿長袖黑洋裝定位於潮濕水痕明顯、甚至天花板壁紙剝落垂下的牆角,掙扎痛苦的舞動著,在一攤水的地板上不斷想要向上攀拉住又不段跌落著,精準的傳遞出一種焦慮不安;可說是此次系列作品中唯一最與展演空間情感密切的故事取材;不過,作品全程讓觀眾前後遊走,三次轉換觀賞空間,總是打斷了觀眾投入情感的狀態,而且,雖說有影像的共同創作,但就空間配置和欣賞動線的安排,不易理解其間的關係,實在可惜。

接著,回到二樓前台區的一段中場休息後,筆者隨著指引到達三樓,進入民國六零年代情調的豪華裝潢客廳,兩位演員以大多來自表演所在老屋的現成物品,聯手演出《二手》,各為主要敘事者、副手協助燈光(燈泡、手電筒等)和道具,屬於一種插科打諢輕鬆風格;身為現場觀眾,自有其一派樂趣,只是一方面聽著一名扮演老師角色主述的校園霸凌故事,心中越聽越好奇這個創作為何被決定如此樣貌——主辦單位如何將此作品內容回應《海港山城藝術季》(英文名稱:The Story Of Keelung)的規劃脈絡?創作者如何從其所發想的範疇:「無論開的是軍艦渡輪或計程車,無論從事遠洋捕魚、山區採礦、填海開墾或港口邊開起一攤又一攤的小吃,甚至是因港而生的卡拉OK、舞廳、酒吧,隨便抓起一個基隆人的手,幾乎就可以看出他的生命圖像」(註2),經歷了何種轉折,最後做了這般選擇。
 

觀賞當日下午的最後作品為《模糊的基隆》,之前分成兩小組的觀眾全部集合在五樓,乃是由在地的影劇坊表演,直接將整個樓層區隔為觀眾席、表演席兩區,且加上燈光音響控台,將之裝台成為類似黑盒子的小劇場,完全跳離本次藝術節的空間特性,當下讓人錯愕。一群年輕人扮演了同志情殺、人性扭曲掙扎的劇情,姑且不論其表演的生澀認真,同樣讓人好奇此與基隆在地記憶或議題是否有何外地觀眾不解的關聯性。

無論是表演文本與表演空間存在著何種深淺關係,此次南北兩個不同展演同樣是將觀眾分成兩組,各有一名帶領人,帶領觀眾在獨棟老屋裡面上下樓梯,不過,兩方的差異:《海》的狀態比較接近觀光導遊,定位為親切的引路人;《桌》則因戲的開場出現了線上遊戲的攻防動作,原本以為分成兩隊人馬的觀眾也有兩方對峙的意味,但後來大多時候感覺只是為了空間限制而把觀眾人數分成兩組來錯開而已,並無所謂戰友與敵方的對比,也因此各組的領隊肩負引領觀眾前進任務之餘,在某些存在敵我立場分明、或是前後情境變化大的緊張段落便顯得奇怪,更成為觀眾出戲的洩口之一。《海》的兩組觀眾則好似兩團觀光客,各有旅遊動線,幾乎毫無相關,除了有一交會處:三樓的《二手》先演出一小段,進行到劇中老師拿著粉筆上課時,另外一組的觀眾才被刻意帶領經過三樓、上四樓,讓前一組的觀眾看見的同時,扮演老師者就以台詞提醒「同學,認真上課,不要管其他班級路過…」此處可能是唯一交集的小趣味。

 
圖版提供 | 三缺一劇團

其次,回到前文所討論表演文本與空間動線之間互動的內在邏輯,南北兩個展演不同處在於《桌》為一完整作品,特別受到移動所帶來的情節轉折延遲或戲劇張力鬆弛的負面影響,《海》則是使用了1970-1990地方上知名的魏齒科診所,區隔為三個獨立的作品,串聯關係單純,問題在於各演出與所選空間的內在牽引或外在格局考量。


然而,諸多的移動,在新鮮創意把玩之外,到底是為了以身體與空間的互動來構成更巨大的表演凝聚張力,或是把劇場的疆界向外打開,起動日常生活場景的散步漫遊模式?!林林總總的思維,讓每一次在特定場域的移動都成了令人期待的挑戰。

 

 

 

註1:摘錄自《海港山城藝術季》節目手冊。

註2:摘錄自《海港山城藝術季》節目手冊「《二手》X陶維鈞    演出介紹」。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