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據和光影的邊界上──第四屆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數據光景」
張又升 | 發表時間:2023/02/02 17:27 | 最後修訂時間:2023/02/04 13:22
評論的展演: 【數據光景 Scenery of Dataflow】2023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尤里・勒赫(Iury LECH)與吳秉聖作品〈光的時間量子〉 照片來源|國立臺灣美術館臉書專頁
1. 前言
2023年光影藝術節來到第四屆,繼續在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展名「數據光景」首先標示出跟前幾屆的差異:雖然也以數位科技呈現光影效果,這回卻聚焦在「數據」──特別是人與物、物與物連結所留下的軌跡。
展品主題的分類可從許多切面著手。除了官方說法「數據運算介入」、「感官資訊轉換」和「5G 即時交流」之外,對多數觀眾而言,最直觀的或許是「單位數量」、「量體」和「互動和觀賞」等差別。
下文首先回顧〈樹的噪訊〉、〈植光‧花〉、〈耳語〉和〈青台〉,它們以叢集(單位數量多)和動態雕塑的形式呈現,主打數據轉化為硬體的可能性,作品更具獨立性,適合從旁觀賞,體察意義;其次是〈非歐基里德延伸公設〉、〈反射研究〉、〈碎形〉和〈福朗提爾壹號〉,它們的量體有一定規模,要求觀眾參與、體驗、轉換思考,互動程度不一。小結處再提及現場演出「光的時間量子」。
2. 數據傳輸下的叢集與雕塑
張欣語〈樹的噪訊〉和蔡宜婷〈植光‧花〉都是中型裝置,呈現叢集內部單位之間的互動。張欣語擷取樹的震盪微音,在「透明蕈菇」的造型中轉化為聲與光,同時以紅色訊號燈的傳遞方向暗示能量的流動。蔡宜婷的仿生植物以一定的株數為區塊,彼此呼應亮度,垂動搖曳;觀眾穿過臨時的小徑,即可身處不一樣的「花海」。兩件作品的對象都是植物,取材方式卻「一實一擬」,雖未講求人與物的互動,卻讓我們在靜觀之下賞析數位物與自然物的連結。並置於廣場入口處兩側,頗能遙相呼應。
蔡寧〈耳語〉同樣是複數的中型裝置,意義卻不是構築在物與物之間的連通網絡,而是物對人的象徵性壓迫:眾多小螢幕形成包覆曲面,其中大量似同非同的人臉由人工智慧生成,從各個角度瞪視入內的觀者,多聲道喇叭發出(筆者聽來似乎是)「你是否還在加班?」的氣音,不乏對當前社會的批判。這些音像儘管偵測觀眾位置而來,效果卻不甚明顯;就互動性而言,也屬觀眾單向輸入(挪動身體步伐),裝置回饋輸出(即「耳語」)的線性推進。
404 N.F的〈青台〉由金屬棚架搭起,材質軟硬皆有,尼龍布及其內部氣球膨脹收縮產生的音效配上周圍燈光,使作品性質雖屬雕塑,卻產生一定程度的聲光效果。作品朝下(觀眾由此通過,抬頭欣賞)的造型,令人想到巨型而不規則的蓮蓬。跟〈樹的噪訊〉類似,此作也強調硬體背後的數據傳輸──〈青台〉擷取的是台中交通數據──但在不明白其背後機制的情況下,與筆者同一現場的其他觀者都以為作品可供互動,因此試圖揮手、挪步,嘗試讓作品感測並產生動態。
3. 光影互動下的理性與感性
如果〈青台〉不是互動作品,卻激起觀眾互動的慾望,王連晟的〈非歐幾何延伸公設〉明明是互動作品,卻不太能讓人意識到互動的成果。這件作品由七根超長LED燈管構成,就其龐大程度及場館立面的貼合程度而言,如其名稱半開玩笑所暗示的,跟「公共設施」差不多了!觀眾接近會觸發它們依序亮起和閃爍,但當多人一齊這麼做時,個別觀眾其實摸不透自己提供了什麼樣的輸入刺激。
雖然如此,這件簡約之作仍有三個巧妙之處:第一,於最側處觀看,七根燈管合成一支,產生「│」字效果;第二,七根燈管都是直的,依序交叉疊合起來,最外邊卻狀成弧形,看似彎的;第三,可能也是藝術家以「非歐幾何」命名的緣故──細看七根燈管相互交疊的那一面,在與之保持距離的情況下,我們會產生焦點透視的錯覺,離草坪最遠的邊(前述的弧形)看似「遠方地平線」,近草坪與場館立面呈直角的地方看似「觀者腳邊」。如此一來,雖然燈管在「感性」上交疊,「理性」上卻應該平行,而平行線理論的問題(平面上是否有兩條線無限延伸且不交疊)恰恰是非歐幾何跟歐氏幾何分歧的關鍵。王連晟為作品名稱加上「延伸」二字,避免陷入真正數學理論的泥淖,但又確實觸碰到平行線問題,可說非常聰明。這番苦心孤詣如果有更多輔助機制或設計(這需要足夠預算來支持),定能讓更多觀眾輕易理解。
儘管也是大型作品,查克.利伯曼(Zachary Lieberman)提供的互動作品〈反射研究〉,卻直覺許多,觀眾可輕易領略其中趣味,理性上的機制完全被藝術家深埋,鎖入木盒構成的操作平台上。在堪比場館建物的巨大布幕上,我們直接看到自己動手排列的字樣與符號;切換按鈕後,還能欣賞藝術家半預設半參雜現場干擾所構成的背景(現場反射與折射的光被視覺化為大量線條,進而組成若干可供選擇的模組),充滿動態。
笠原俊一(KASAHARA Shunichi)、神田竜(Kezzardrix)、比嘉了(HIGA Satoru)作品〈碎形〉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美術館臉書粉專
包括筆者在內,周遭友人一致好評的是笠原俊一、神田竜、比嘉了的〈碎形〉。觀眾體驗這件作品的方式是這樣的:在八台投影機前或站或走,欣賞自身影子和藝術家投影所共構的畫面──奇妙的是,影子投射至屏幕時,有一部分被其他投影機的畫面覆蓋或裁切掉,因此看似不完全,甚至變成不同的形狀。這些形狀跟留存於屏幕的預設畫面嵌合,包括萬花筒般的三角和黑白相間的橫紋,搭配時而優雅的旋律、時而凜冽的電子節拍,形構出一套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一邊漫步一邊自我凝視的城市敘事。
我本以為上述效果出自觀眾位移時,身體被特定感測機制捕捉為第二層影像,進而覆蓋於第一層影像上的技術過程。查證之下,才發現新的投影技術已能將人像夾在影像分層中,因此一切均靠投影設定(四台為一個模組)和觀眾身影的偏差角度來完成,沒有額外的捕捉機制。以上過程不只互動,成果更是即時的;重要的是,光憑感官即可發現特殊之處。
貳進的〈福朗提爾壹號〉包含兩部分:第一,由上至下的投影,畫面內容為浮空轉動的太空艙內裏;第二,供觀眾上傳訊息的QR Code和APP,輸入後的訊息會即時出現在太空艙內。在現場,我們可以「行走於太空艙內」(顯現太空艙影像的走廊地面),沉浸其中。
雖然投影畫面盡可能鋪滿整個地面,太空艙畫面也保持動態,但一方面觀眾的影子並沒有被處理,二方面投影效果明顯倚賴特定視角,太空艙又有特定轉速,故虛(畫面)實(人)的整合或接軌不易,除非觀眾踩著特定步伐前進,朝著特定方向邁步。整體而言,訊息在畫面上出現和運動的狀態都相當流暢,但沉浸感不足,較為可惜。
4. 小結:邁向未來與國際,正視此刻與在地
英國蛇形藝廊這兩年出版的《未來藝術生態系》(目前共三冊),不斷強調「藝術使用者體驗」(User Experience of Art,UXA),直言「標榜作品獨特、稀罕、已完成」的「白盒子模式」應該被打開,而所謂的「前瞻科藝」(art and advanced technology,A&AT)──本次展覽的作品和技術與此契合──必須跨域進行,跟多項專業彙整,最終將自己工具化、環境化,供觀眾體驗,甚至是創造或生產。
至少就筆者而言,笠原俊一、神田竜、比嘉了和利伯曼的作品做到了上述這點,娛樂性和藝術性兼具。當然,要求我們旁觀和深究作品寓意的藝術創作仍有其價值,重點始終是能否讓觀眾憑藉淺層的感官,認識或探索深層的本質或機制:感受不夠趣味、直覺,還需艱深的解釋才能讓人明白其意(過分強調本質或機制面,不顧使用者體驗);又或相反,儘管體驗趣味且直覺,卻無法讓觀眾掌握機制或激起其深究的想望(過分強調感官,失卻意義),總是偏失一方。
台灣藝術家在這次展覽中仍然優秀,不只王連晟四兩撥千斤地呈現幾何趣味,其他年輕創作者也盡可能在既有作品上改版(404N.F此作之前有不同版本)或異地發揮(蔡宜婷此作已經展過),賦予作品多變面貌;前文刻意省略的「光的時間量子」,就凸顯台灣藝術家在音像演出上更勝國際藝術家一籌的事實。
同屬本屆光影藝術節的一環,這場由吳秉聖和尤里・勒赫(Iury Lech)異地即時共演的作品發生在U-108空間,觀眾沿著環型劇場坐下,親歷了沉浸式的影音震撼。在不依賴觀眾施作的情況下,純靠影音迫近感官、打動人心不如互動作品容易。在這場演出中,吳秉聖的音像呈現以豐富優雅的幾何線條和動態奪人耳目,要瘋狂有瘋狂,要細膩有細膩,素材充足不重複,排列有序而包容隨機。網路訊號的順暢無法完全取代藝術家的在場操作,除非不在場的藝術家能夠整合出更具說服力的音像元素。
「數據光景」由葉廷皓和邱誌勇策畫,呈現了數據和光影的對話,展演作品既差異又互補,觀眾也能用靈活的視角切入理解。整體而言,藝術節大器不失細節,看點多元,跟過去相比,向前邁出了一大步。然而,在向國外藝術家出借洗練成熟的作品之餘,台灣有權主導文化政策的機構也不應限縮預算和人力,以免在自家一塊塊不斷琢磨的璞玉面前走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