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中的形式融合《天亮前的那卡西》
張又升 | 發表時間:2023/11/23 17:46 | 最後修訂時間:2023/12/06 17:15
評論的展演: 天亮前的那卡西
《天亮前的那卡西》劇照 圖片提供|山峸製作設計
在當前流行的分類中,《天亮前的那卡西》大概也屬於所謂的「沉浸式」演出。但它沒有精緻的科技應用,也缺少巧妙的空間安排。觀眾所需的,只是在一張桌子前圍繞著坐定位,演員輪番上陣,在桌邊演出大家互動的結果,互動的方式就是大家熟悉的如同「大富翁」一般的桌遊。我們可以說,舞台就在桌邊,又或者,觀眾就在舞台中央。這是目前表演藝術領域相對少見的形式,也因為這樣,這無疑是一場實驗性的冒險。
入場前,我們抽取號碼,每一個編號代表一個角色。這些角色各有獨特的能力,稍後可以解除遊戲中遇到的困境;即便忘了遊戲脈絡和角色執行能力的方式,也可以舉手大呼自己的編號,表示自己「欠教育」,這時演員將另外登場,給我們適時的提醒。雖然有著這種後設的機制,但燈光、音樂、牆面擺設和演員的戲服及言行,都盡可能把我們包裹在另一個時空。
這個時空就是1979年北投的熱海大飯店,觀眾飾演來這裡加班的員工(不論前述編號各自代表什麼角色,我們都是這裡的「社畜」)。加班的原因是為了舉辦一場就職典禮,迎接行將上任的總經理,懸疑的故事也由此而生。從各方勢力欲奪取的「熱海之心」和「倒吊天狗」之謎開始,飯店員工慢慢捲入蔡家和楊家的恩怨,這背後既有官商勾結的陰謀,也有民間黑道勢力的介入。我們一邊看著桌上的房間平面分布圖(標有各房編號),在其中選擇和移動,一邊轉頭看著根據我們選擇移動的結果而一一登場的演員。整個由觀眾「制動」的設計相當有趣。
如果表演藝術可以被「說唱」和「戲劇」分成兩類,它們各自讓演員根據腳本來「說」故事和「演」故事、觀眾「聽」故事和「看」故事,那麼結合了遊戲的表演,則是在預先提供選項、支線和更多可能性的設計下,將觀眾置於腳本(底層)和演員(表層)之間,即時「編」故事,演員再做出相應表現。雖然我們依然聽著、看著故事發展,但因為身處這樣的中介位置,一定程度參與編劇──必須經常聆聽並注意各種資訊,進行選擇,甚至彼此討論──所以不能把心思全部交給演員和編導。事實上,帶動變化的正是我們自己,因此說好玩是好玩,但對習於被動聽看故事的觀眾而言,其實相對疲累──應該說這正是「觀眾」和「玩家」的區別。
《天亮前的那卡西》劇照 圖片提供|山峸製作設計
這裡值得我們反思「遊戲」的意思。遊戲不只有行動者自創環境和故事、然後身處其中的用意,更有輕鬆體驗的主旨。我認為《天亮前的那卡西》在前一個方面相當成功,在後一個方面卻還有許多進步空間:非常多指令都透過文字(和若干符號)來表達和完成,我們必須大量且快速地閱讀和理解,以至於在紛陳的線索面前一時之間難以整合,除非相當用心地動腦或拿紙筆紀錄。這或許是桌遊的特色之一,但問題不在桌遊,而是在此之外加上現場的表演──反過來說,問題當然也不在表演,而是桌遊和表演的相互整合和碰撞。
當前常見的表演藝術(不論說唱還是戲劇),無須觀眾制動,他們只消將心思交給舞台上的一切,就能在想像中身歷其境。至於發展良久的「電動遊戲」或「電子遊戲」,則透過電子乃至數位技術把訊息從文字轉換為畫面和聲波,讓玩家輕鬆操作,在第一時間感受並處在自己創造或制動的結果,立即體驗。《天亮前的那卡西》正好處在兩者之間,觀眾的選擇雖然能召喚演員登場,建立表演的舞台感和當下性,超過常見的桌遊,但制動的過程卻不快速輕巧,需要耗費許多心思。
故事最後,劇組相當用心地營造了「時空依舊,人事已非」的寂寥感,這本是惆悵與優美的。但考量此前觀眾(或至少是我自己)的燒腦過程,「理解」已經壓過了「感覺」,因此不免有些出戲。慣於參與此類活動的玩家或許仍有心感覺,但若希望更多(傳統)表演藝術類型的觀眾參與,或許把文字指令更多地轉換成影音素材,減低理解力的介入,較能使觀眾放鬆,好好地體驗。期待這場實驗性冒險繼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