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術動態 / 無河不流,有河必流
收藏本頁
分享 | 瀏覽數: 4826

無河不流,有河必流

主辦人/單位: 歐亞藝術網絡組織
活動類別: 展覽

首次展演日期: 2013-12-27    結束展演日期: 2014-02-23
詳細時間說明:
2013/12/27(五)~2014/02/23(日)
10:00~17:00

活動地點: 關渡美術館
活動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關於展演:


「無人曾涉入同一條河兩次...」─赫拉克里特斯(Heraclitus),西元前六世紀

 

一般認為前述引言來自古希臘哲人赫拉克里特斯的話,雖然我們對他所知的一切都來自轉述。如果希臘思想即將被發揚光大,並主導後來的三千年,一直延續到吾人稀薄而耗竭的現在,赫拉克里特斯則在希臘思想的最早期發出最尖刻的異議之聲,以他的流變哲學抨擊希臘思想的根基。一百年後,柏拉圖(Plato)和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將先後批評他違逆不矛盾律的首要原理,他們並宣稱,若無此一原理,則不可能有科學知識。但是,雖然赫拉克里特斯從一開始即表示,人過於愚笨,以致於無法理解他的理論,他仍推出一派另類思想,這種思想雖留存下來,但從未成為顯學。 

赫拉克里特斯可能是出身貴族世家裡的任性子弟,他描述自己是「無師自通」。他抨擊數學的創始者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是詐欺。畢達哥拉斯及其隱密的狂熱追隨者們崇尚數字,他們深信數字的諧調是自然的基礎,赫拉克里特斯則表示:不存在穩定的實體。「沒有任何事物持續;一切均在變動」。存在的卻是事物的興衰,事物彼此連結並形成配置,但僅是暫時的,它們接著將彼此分離。不僅無人能涉入同一條河兩次,因為,當一個人已涉入河中,這條河就已經再也不一樣,而且,此人也不會是同一個人。赫拉克里特斯不認可固定的統一本體。他的哲學關乎過程和變化、而非物體和存有。 

赫拉克里特斯似乎極為孤立。他經常遭受譏嘲,被叫作「哭泣的哲學家」批評他的憂鬱症,但也是對他著名的河流格言的輕蔑。拉斐爾 (Raphael)在其著名的壁畫《雅典學派》(School of Athens)中,將赫拉克里特斯描繪成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的模樣, 和其他哲學家分開,神色冷漠,情緒化而且孤僻。然而,他的哲學是不容忽視的。柏拉圖經常加以引用,而且在某個意義上贊同赫拉克里特斯,但藉著這番表述物質世界雖然變動不居且充滿假象,這個世界背後則是純粹形式的另一面,真正的真實即寓於此柏拉圖規避了赫拉克里特斯的理論。柏拉圖絕佳地運用他的洞穴比喻來描述洞穴內的囚奴,看著由他們看不見的火所產生、在岩壁上閃動的陰影。這番幻象是他們最靠近真實的狀態,而他們將永遠無法認識純粹的形式。唯有哲人透過理性,才足以逃脫這番桎梏,並開始了解真實和真理。無視於赫拉克里特斯的激烈挑戰,柏拉圖的純粹形式思考某個超越的人類主體,而它構成人類知識的一個基礎。

當馬叟•杜象(Marcel Duchamp)展出他的尿盆之作,他徹底質疑了對工業資本主義文化如此重要的物件的地位。物件的意義並不顯現為某種內在或固有的性質,而更是取決於它被嵌入符號網絡中而帶有的多重關係和所佔的位置。達達(Dada)瓦解了先前從文藝復興以來所發展的、泰然沉著且位居中心的人類主體,並將機遇和非理性主義納入成為影響的因素。在整個二十世紀,有著一股驅力,朝向反對藝術品變成戀物對象、及觀者在展覽邏輯中的位置。在那些挑戰具體藝術品之霸權的流派中,包括福魯克薩斯(Fluxus)、概念藝術、偶發藝術以及過程藝術,儘管這些實驗帶來的衝擊鮮少延伸到藝術界和相關的機構以外。約於八〇年代,雖然新表現派的巨幅畫作再度蔚為風尚,然而,曾經激進的表現派如今為了藝術市場而制式化,而一般來說,藝術變得更大、更昂貴,典型地趨於那位居這個宣傳時代核心的奇觀(spectacle)。 

進入金融的暴跌、重大的全球權力移轉以及關乎意識形態上樂觀主義的另一面,而過程可被視為奮力找出一條路,再度站上可能的適切性前線。如果社群媒體已將我們掏空,並將吾人最私密的連繫轉變為廣告的花招和宣傳活動,那麼,連結各異而「刻意卻不經意的」活動、以過程為主的更多藝術和事件,作為我們經營自己所製造的抽象自我形象之際,所感受到之酷炫的一段插曲,這番經營關乎透過我們稱為「家」的數位操控機制來進行維持和管理。在這些時候,有著對某種事件之藝術的籲求以無法預期的方式匯聚不相稱的多股湧流。 

在台北關渡美術館的「無河不流 有河必流」展覽,由王俊琪策劃的這場展覽的展出作品,處理的將是過程更甚於對視網膜的直接效應,並轉向暫時的事物;展出藝術家包括丁昶文、林國威、鄭亭亭、港千尋(Chihiro Minato)、奧拉夫•哈爾茲(Olaf Hochherz)、王福瑞以及盧允姬和鄭賢碩(RohwaJeong)。這些作品吸引展覽觀眾進入這場奮戰, 並使觀眾超出正在經驗的藝術之視覺觀者角度,重新思肘自身。

 

主辦單位:歐亞藝術網絡組織

策展人:王俊琪

藝術家:丁昶文、林國威、鄭亭亭、港千尋、奧拉夫·哈爾茲、王福瑞、盧允姬和鄭賢碩

 

費用說明:
免費

活動聯絡電話: 02-28961000#2444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
展演資訊搜尋

AR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