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宏《廢墟影像晶體計畫:十個場景》
活動類別: 展覽
首次展演日期:
2013-10-05
結束展演日期:
2014-01-05
詳細時間說明:
2013/10/05 ~ 2014/01/05
活動地點:
國立台灣美術館
活動地址: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作品說明:
幾年前誤闖陡峭的金敏子山後,在全球化、網路化時代裡,不斷地、荒謬地與刺人的黃藤、大棕、吸血螞蝗、卑劣蚊子、鬼魅的姑婆芋群、隱遁的蛇、想像中的魔神仔奮戰,同時,自然卻治癒了我。從此,我像個瘋狂的逃亡者,不斷重複入山。我開始一種歷史性踏查,前往新店到桃園山區曾存在的通電的隘勇線、1980年代全台狂飆的「森林遊樂園」遺址、1990年代因WTO而終止並默默地在山中腐爛的煤礦工業、深山中荒廢的產業道路,穿越野墳,荒廢的檳榔園……研究山區歷史的過程中,2011年偶然翻閱約翰‧湯姆生1871年在高雄六龜里拍攝的照片,我被久久地吸入其中。湯姆生作為台灣最早一批探險攝影者,我很難不從影像中感受到「涉獵」感,一種自然、人類學的「旨趣」,這種觀看方式的建立,無疑是為了鑲嵌入某種我們不知道的社會鬥爭場域。最後,我們可以說影像是以「現代資本」的方式呈現出來。
影像作為「現代資本」,這讓我思考起改造這些影像的企圖:首先,在尺寸上放大;其次,展示空間轉化在棄置空間;另外,在呈現的方法上用炭筆再現。這個方法將使影像產生質變:首先,尺寸放大使得相片更奔向「影像」;其次,因為展示空間放置在棄置空間,使得影像成為布景的潛能,因而奔向空的片場、劇場;第三,因為透過炭筆描繪再現(或容有改造),影像奔向繪畫。原本,我與湯姆生照片之間產生的辯證圖像關係因此擴大,同時朝向巨大的「歷史碎片」的思考,廢墟實體、影像都是現代性的歷史碎片,我們將被視為歷史碎片的影像,再製於同樣被視為歷史碎片的廢墟空間裡,並把這個過程視為「展示」,展示現代性裡永久遺落、永久侵害的遺跡。
費用說明:
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