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環社運動到繪畫之系列演講
主辦人/單位:
劉秋兒
活動類別:
展覽
首次展演日期:
2014-09-06
結束展演日期:
2014-09-27
詳細時間說明:
9月份的每週六.15:00~17:00
活動地點:
布查國際當代藝術空間
活動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二段155號(陽明大學校區內)
「環社運動」一詞,是把環境和社會兩者必然交互跨域運動給結稱在一起的名詞。台灣工業化後使經濟起飛卻也麻醉了台灣社會,許多污染非常嚴重,公害事件層出不窮,1980年代中後期,隨政治解嚴開放,環保運動更風起雲湧;1986年反杜邦事件、1987年後勁反五輕、貢寮開始反核四(至今已4分之1世紀,反核聲浪越滾越大)、1988年蘭嶼驅逐惡靈反核廢、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1993年反美濃水庫、1994年反濱南&保護黑面琵鷺、2003年樂生事件、2007年反美麗灣、2008年哈瑪星車場保存運動、2010年苗栗大埔事件、2012年文林苑都更案、台南鐵路東移案、2013年日月光廢水污染事件、2014年高雄前鎮區嚴重氣爆事件。
上列許多事件都牽涉到政府跨領域諸多公共政策與管理不彰所致,甚或政府體制本身就是一個問題。不論對土地、文化、人權等政策的保守頑固,更不見前瞻性主體政治的論述和規劃,一味追求政黨選票和財團經濟成長,不顧區域文化在這過程中大量流失。土地商品化政策加都更計畫浮濫,使住民要耗一輩子才能擁有自己房屋或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強制拆離;由於台灣土地人口密集,環境問題變成必然牽動到諸多社會問題。環境運動已演變為國際性政治運動,這些組織有跨國的也有草根的,在任何國家裡和任何地區裡發生。「環社運動」在這裡含跨環境問題與社會問題交錯出諸多的抵抗運動。而在藝術的範疇裡談論,將多一層形而上的內涵有待進一步論述。下列對講者的引言中,會說到「環社藝術家」或「環社藝術」,便是上述「環社運動」所引造出來的名詞。
那,為什麼我要在一商業畫廊裡的個展形式中,安排了系列關於「從環社運動到繪畫」的演講?從我自身經驗約略有兩個理由:
1-從自身的藝術創作中,深刻體會到藝術創作和社會脈動,早已形成相對性制約。不管從年少時期經常参與的各式美術比賽、發現移植性的學院理論無用於現實社會的實踐、啟發自己1991年開始第一次發表抵抗性的「繪畫秀」行動、到1999年創辦「豆皮文藝咖啡館」搜尋藝術身份的自由,再到近期「圖抗系」製造個人記憶檔案的逐年展覽行動,背後內涵無非都是一次次藝術美學上的政治鬥爭。
2-從自己過去所策動過的藝術行動裡,發現了藝術家身份容易自我否定、社會位階依附性過強、作品似乎永遠浸淫在空泛心靈中或學院慣性的次殖理論生產中,無能真切反應自身社會問題。像反映藝術家身體狀況如何關係到展覽的時間與空間之微環境裡的「勞動藝術」、以鬆散的集體的身體意識,進入城市環境裡去觀察體驗和學習,直到能自主判斷的「行走的學校」、如何以藝術聚落身份連結和参與社會改造或聲援弱勢的「擴充運動」,這些策動都可視為参與改革社會的一次次真實演練。
另外從現實社會中亦約略有兩個理由:
1-從新自由主義下的國際財團到地方經濟,結合或跨越國家力量,在生活裡已經無人不受影響,譬如一個電子產業掌控了現代人所有生活細節、一個軟體操作模式足以讓每個人花上幾小時甚或幾星期以上時間才能熟悉、一個社群網站讓幾乎全球人正在使用。在這些新科技脈絡裡,我們能動性正一邊在快速萎縮,一邊卻以同樣速度膨脹;這是一個新型權力疆界的板塊運動,亦是社會力的新控制模式,它是一種新的權力運動工具,足以撼動傳統的既得權力者,譬如阿拉伯之春、佔領華爾街、太陽花運動等等。它重新詮釋了民主的程序:「在運動成氣候之前,提出具體目標是沒有意義的。開始的目標就是佔領,佔領意味著直接民主,而直接民主有可能產生特定目標,也可能不...」 以抵抗國際財團的貪婪壟斷使社會加劇的不公平。「佔領」最後形成一場對體制反思及直接民主實踐的運動。
2-從國際新聞或在地事件,層出不窮的許多關於國家如何透過其政府正大肆對其百姓隱瞞、壓迫、暴虐,以自身政黨利益吹噓爲全民利益,以自身政治前途婊爲國家前途,這種種「暴力政治」之所以能愚昧社會,是因為過去財、官利益合體,輕易透過其政經合流來掌控轄內媒體。如今新型跨國媒體到處流串,一時之間超脫國家範疇,大有「在地觀察,就地抵抗」後,便可能立馬遍地燃燒之勢。我相信,世界已臨一個全新的控制模式,而且它逐漸的有利於「一般人」運作,但是,新的工具,要鑿的還是我們人自身的老問題;但是,我們還是比較習慣趨近新工具所產生新的炫目效果,我們人自身的老問題還會是一個老問題,一個即關於人的存在,與真正「自由」在哪裡的問題,是一個依然非常形而上的老問題。
基於上述理由,我希望在我這展覽裡可以聆聽並分享到其他「環社藝術家」寶貴的創作經驗,對我來講,展覽就是作品就是分享,不只我掛在牆壁上的那些畫作或那本書或螢幕上播放的那個事件重描繪的影片而已。老實說,那本書不會因為我簽了名就變得有價值,而是你有空去閱讀了它。那些畫也不會因為你擁有了就擁有了會增值的財富,你真的瞭解了它們,更多有形無形的財富才會因此更加累聚。
我發現藝術家在這新工具世代中,已經不再弱勢一群,從這幾年的社會運動中可以看出端倪,如發起或參與各地方的環境、文資保存運動、反核運動、攻佔國會太陽花運動...我想,這強烈的社會脈動中,藝術家都已別於過去政治運動中所扮演化妝功能的角色,它形成一群「藝」無反顧、熱情、積極參與各式環境、社會改革的份子。但這裡演講所可能談及的應該不只是這個,而可能觸及的會是藝術家自身透過運動,給了自己什麼新的作品內涵或人生轉變?
透過這展覽在9月份的現場裡,每週六下午3~5點,各邀約了一位知名的藝術或評論家,就關於從環境、事件到抵抗運動諸類繪畫或藝術的相關脈動推理,這是台灣一次藝術思潮現況系列的講演。講者分別是9月6日第一棒的藝術家高俊宏、9月13日出場的藝評家陳泰松、9月20日的藝術家陳愷璜、及最後一棒在9月27日登場的藝術家吳瑪悧。
費用說明:
免費入場
活動聯絡電話: 02-28235587 活動聯絡人: 布查國際當代藝術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