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術動態 / 隱匿傾斜-徐永旭 劉文瑄聯展
收藏本頁
分享 | 瀏覽數: 3310

隱匿傾斜-徐永旭 劉文瑄聯展

徐永旭的陶與劉文瑄的紙,不約而同的呈現出這個深刻面向,他們的作品不僅僅是關於材質與形式,而更加是創作過程中身體勞動與心靈意志之意象的體現,而開展出一個充滿身體感、視覺流動與詩意的感知場域。
本頁訊息由您創建,您可以 點此編輯

主辦人/單位: 真善美畫廊
活動類別: 展覽

首次展演日期: 2015-09-05    結束展演日期: 2015-10-03
詳細時間說明:
9/5(六),15:00-10/3(六),18:30

活動地點: 真善美畫廊
活動地址: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69號1樓

關於展演:

隱匿傾斜-徐永旭 劉文瑄聯展

「任一書寫的賭注不論是繪畫的或文本的,都孕生自其形貌得以展開的易感空間。任一材質表面乃是為了痕跡註記的可感表面:只有在接收痕跡時才存在,被喚醒,誘發而出。」Marc Le Bot,《身體的意象》。

在《身體的意象》一書中,作者 Marc Le Bot 透過多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深刻探討身體與繪畫之間的關連,他認為藝術發生於藝術家與材質之間的形塑,是藝術家身體意象的投射,因而藝術創作可以視為是一個身體尋找身體的過程。事實上, Marc Le Bot 的觀點反映出幾個當代美學所側重的面向,當代藝術的創作早已不只停留在對於材質、形式、色彩、空間與造型的操作,而更多是觸發於創作過程中,藝術家心理狀態與身體勞動施作於材質上所產生之不可預期的偶然性,因而開展出一個超越視覺,讓身體感知得以介入的可感場域,並讓作品承載著身體與心靈的種種痕跡,而衍生出標記著創作者個人之獨特、易感的形貌。

換言之,在當代藝術創作中,材質與形式必須跨越其本身,而建立起與藝術家個人乃至於現實世界更為深層的連結。而在真善美畫廊於9月份所隆重推出的《隱匿傾斜-徐永旭與劉文瑄聯展》中,二位傑出台灣藝術家的創作-徐永旭的陶與劉文瑄的紙,即不約而同的呈現出這個深刻面向,他們的作品不僅僅是關於材質與形式,而更加是創作過程中身體勞動與心靈意志之意象的體現,而開展出一個充滿身體感、視覺流動與詩意的感知場域。

徐永旭的陶

徐永旭是國際知名的當代藝術大師,曾獲得2008年第八屆日本美濃國際陶藝展首獎的殊榮;雖然以陶土創作,他卻已“反陶”作為創作的核心,透過重複堆疊的方式,他將一圈圈或者一片片保留其手部擠、壓、捏、塑痕跡的薄層陶土,築巢般地堆砌為撼動身體與視覺的大尺幅量體,而當中的每一個施作步驟,均在擴展、挑戰與突破這項材質的極限,同時也考驗著自己的創作意志,伴隨著可能的崩塌或者爆裂,他接受創作過程為作品所帶來的自然形變,並且鑲嵌以身體在長時間反覆勞動中所產生的綿長節奏。

劉文瑄的紙

劉文瑄是備受矚目的新銳藝術家,曾獲得2009年高雄美術獎;她以紙作為創作素材,首先切割紙材,再透過摺疊與捲曲的方式將其立體化,並且密集排這些紙片以形成量體與方向;她同時會在紙材上圖繪以製造色光,或者加入動力裝置的運用,創造出或許輕快或許安靜的流動感,讓視覺隨著各種感知的連通而逐漸消融瀰漫,而最終趨近於某種無以名之的情感臨現;而由於創作的過程需要相當縝密與繁複的作工,往往是一再重複的動作,卻寄託以創作者無數的細微感受,因而形成那些彎曲、旋轉與躍動。

事實上,儘管使用不同的素材,這二位不同世代的藝術家卻有著接近的創作語言。因而,隱藏在簡潔與繁複並陳的視覺形象下,徐永旭的陶與劉文瑄的紙,流動著一種近似於呼吸或者舞步的詩意節奏,而如前所述,這正是來自於藝術家身體與材質的拼搏力道,往往讓其心靈與意志隨之逐漸傾斜而傾倒。而透過二位藝術家的最新創作,《隱匿傾斜-徐永旭 劉文瑄聯展》即試圖呈現出這個共鳴的向度,9/5-10/3真善美畫廊誠摯地邀請您蒞臨觀賞。

費用說明:

活動聯絡電話: 02-27069610    活動聯絡人: 王莉莉

相關評論

隱匿傾斜–徐永旭 劉文瑄聯展 真善美畫廊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
展演資訊搜尋

AR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