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無畏的寫作——第三屆國際藝術評論獎正式啟動
主辦人/單位: 國際藝術評論獎組委會
首次展演日期:
2024-12-23
結束展演日期:
2016-09-25
勇敢無畏的寫作——第三屆國際藝術評論獎正式啟動
2016年5月24日,第三屆國際藝術評論獎(IAAC)新聞發佈會在上海二十一世紀民生美術館(M21)舉辦。
第三屆國際藝術評論獎徵稿將從5月25日起向全球發出徵稿邀請,至9月25日截止,本屆國際藝術評論獎仍然秉持其開放性,向全球公開徵集針對2015年9月20日至2016年9月20日期間舉辦的針對當代藝術展覽的中英文藝術評論,申請者年齡不限、身份和專業不限。
所有投稿經國際評審團進行嚴格的匿名評審後,一等獎得主將獲得50,000元人民幣的獎金及一次上海或倫敦的短期駐留,二等獎將產生中、英文獲獎者各一名,分別獲得20,000元人民幣的獎金。
第三屆國際藝術評論獎秉持一貫的獨立性與多元性,邀請了不同背景的5位評委組成國際評審團,包括新加坡NTU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烏特·梅塔·鮑爾(Ute Meta Bauer),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曹意強(Cao Yiqiang),《Cabinet》雜誌英國編輯布萊恩·狄龍(Brian Dillon),柏林作家、策展人大衛·伊里亞德(David Elliott),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田霏雨(Philip Tinari),對來稿進行匿名評審。
國際藝術評論獎經過了兩屆的推動和實施,其影響力已經完全超越了最初中英兩國的範圍,兩屆IAAC共收到超過500篇稿件,投稿者遍佈47個國家和地區,有中、美、英、法、西班牙、俄羅斯、加拿大、埃及等地,甚至還有來自黎巴嫩、巴基斯坦、以色列、伊朗等中東地區國家的投稿;而撰寫者的身份也日漸多樣化,包括藝術家、策展人、藝術教育研究機構專業人士、藝術院校學生以及自由撰稿人等。
第二屆國際藝術評論獎由加拿大作家David Balzer獲得大獎,中國的張未和美國的Andrew Weiner分獲二等獎。第二屆稿件呈現出兩種主要趨勢:一種為學術話語形式,其更多地致力於分析作品的理論基礎;而另一種則具有即時新聞性,將作品準確地定位在公共領域。IAAC組委會主席Henry Meyric-Hughes表示:“最好的寫作是這兩者的結合,這恰恰也是國際藝術評論獎的宗旨:堅持和鼓勵一種面向公眾的、有想法有智慧又不囿於專業領域的寫作方式。”
在全球關於藝術和藝術價值的對話中,地理和政治上的邊界將不再發揮決定性的作用。世界各地積極關注當代視覺藝術的國家,對於堅持客觀性、獨立性、批判性、原創性,增強寫作能力以及從機制、社會和經濟的角度,整體考察展覽有著的共同要求。國際藝術評論獎鼓勵多元創作,希望投稿者能夠勇敢無畏地表達對作品的態度,堅定地捍衛當代創作的價值。
國際藝術評論獎意在以批判的方式回應對於藝術家或觀眾的變化感受,且也期待在塑造此兩者中發揮作用。要促進一種雙向或者多向的對話。通過鼓勵人們去更多地進入藝術創作的過程,使讀者與藝術家的意圖建立各種不同程度聯繫,甚至能夠引起藝術家們之間的競爭,尤其是在批評中缺席的藝術家們。未來,國際藝術評論獎力爭發展成啟發青年作者對於我們所處時代藝術的一個參照標準,更重要的是,IAAC以其獨立的當代藝術評論成為藝術理論世界的有益補充,它也必將成長為藝術評論版圖上的重要座標,為公眾的藝術評論探索出多條路徑,引導出多重認知,構建出多重維度。
第三屆國際藝術評論獎由國際藝術評論獎組委會主辦,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二十一世紀民生美術館、英國皇家美術學院、國際藝術評論協會,上海至美藝術發展中心承辦,上海民生藝術基金會及安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贊助。大獎還得到上海市、區政府文化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