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術動態 / 2018數位藝術策展案「遺落在網夢裡」
收藏本頁
分享 | 瀏覽數: 2558

2018數位藝術策展案「遺落在網夢裡」

活動類別: 展覽

首次展演日期: 2024-12-23    結束展演日期: 2018-05-06

關於展演:

展覽日期:2018 / 02 / 10 – 2018 / 05 / 06
開幕式:2018 / 02 / 10(六)14:30
藝術家座談:2018 / 02 / 10(六)15:30
座談報名>>https://goo.gl/ASJ9og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數位藝術方舟

策展人:曾鈺涓
展出藝術家:徐文愷(中國)、格雷戈里.夏通斯基(法國)、黃怡靜(臺灣)、羅禾淋(臺灣)、凱爾.麥當納&羅蘭.麥卡錫(美國)、谷口曉彥(日本)、卡羅.詹尼(義大利)

電子的速度並不是人類感官的延伸,而是完全脫離了人類的感官。它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同時性和瞬間性的世界…… 
──尼爾.波茲曼

網路興起的那個時刻裡,訊息與影像,便在時刻中不斷地轉換與改變,建構「其時」的訊息象徵。波茲曼批判電子媒體時代,已成為「娛樂時代」,此觀點,在今日的數位媒體環境,更獲得應證。在訊息超載的洪流當中,人們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被娛樂化的訊息,知識消散。數位科技快速地以影像展示訊息,以更快速的遊戲情境消融訊息,將人們禁錮於各種載具的螢幕前,以即時、個人化、直播的手法,將知識、生活、宗教、藝術帶入娛樂性,在遊戲的情境中,重新塑造生活與生命,也建構屬於數位時代的文化。

人們心甘情願參與其中,順從科技提供的舒適服務,科技不僅賦予日常熟悉事物新的符號與象徵意義,並在真實與虛擬的連結狀態中切換,尋求即時快感,進入一個虛實兼存的意識當中。當人們脫離感官的世界時,人與人間的溝通方式與存在的意識被重新建構,「遺落在網夢裡」邀請7位藝術家,以12件作品討論網路中被不斷的拆解與重塑的四種狀態:訊號、意識、權利與訊息。

數位科技與網路媒介,一向被認為是知識訊息的資料中心、遊戲娛樂的產製中心、經濟發展的工具平台等,然而它更是承載著重新塑造人類文化與生存功能與意義的所在。我們是否能透過了解媒介的意義,重新思考訊息的傳播環境與象徵意義,並在數位環境中保有清醒的自我,而非迷失於潮湧而來的訊息洪流當中,耽溺於愉悅的娛樂化訊息所塑造的偽語境當中?是此策展所提出的詢問。

  

相關評論

科技浪漫主義式的文化思考:關於《遺落在網夢裡》一展拋出的議題 [特約評論人] 邱誌勇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
展演資訊搜尋

AR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