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地 –Emerge新秀展 - 顏珮珊 游蓁楡 雙個展
主辦人/單位:
新樂園藝術空間 協辦:新浜碼頭藝術空間
活動類別:
展覽
首次展演日期:
2018-06-23
結束展演日期:
2018-07-15
見地 –Emerge新秀展 - 顏珮珊 游蓁楡 雙個展
Sights/ Sites – Emerge Artists
A Duo Show by Pei-Shan YEN & Chen-Yu YU
2018.06.23 – 2018.07.15
▒ 藝術家 - 顏珮珊、游蓁楡
▒ 開幕茶會2018年6月23日(六) 下午3:00
▒ 地點 新浜碼頭藝術空間
▒ 座談會 2018年6月30日(六) 下午3:00
▒ 視覺設計 - 蔡家恩
▒ Sponsor
▒ 贊助單位 文化部 台北市文化局
▒ Media Partner
▒ 媒體夥伴 ArtMap/ a+
見地— 不能替代的替代空間Sights/ Sites: Unreplaceable Alternative Space「一件作品最重要的並非它的意涵,而是它的作為,以及它之所誘發。」..........李歐塔
「見」「地」
以「見地」為名,一方面強調提出高見(sight),另一方面則著重於地方基地(site)特質的顯現。替代空間的生成(becoming)並非複製單一種類似的樣態,每個發展體在台灣的土地上,總以其特殊化的在地精神、文化特質與空間習性,孵化出的多元變形蟲。「見地」一詞,作為思想觀點建立的起始,以提出獨特的觀點為方向,探討創作者個人(private)在面對社會環境、全球化、教育體系等大框架下,如何回應並提出私人式理解,而以這種小敘事(little narrative)作為一種面對高度同質性的政治正確藝術發展的對抗。在此,私人姿態並非傾向喃喃自語的內心小劇場,而是面對甜美流行與左派洪流的消化與反思,並能提出異質性的個人見解。此外,「見地」也指稱看到「地方性」(locality)所強調的部份,也不僅是因為地點(place)差異所造成地貌環境外在必然的不同,「地方」在此作為包含共同記憶與連結的基地概念,綜合了集體性的區域認同。如何能深化這種集體記憶與意識,在消化與咀嚼後,不再以某種文化符號拼貼簡易的被再生產,而是真正與地方所長存的共同經驗凝結出的思想與感性結晶體。
變動性平台
「見地」作為凝聚想法與地方的交會與遭遇(encounter)。此命題不是一個僵化的題目框架,在一已完全設想的架構內,等待提出相符合空缺的對應項。相同地,「見地」所想要討論與匯集的也不是一個沒有聚焦的,可以任意妄為,甚至漫無目的的空談。反之,如何作為彈性的框架(frame),在這具有持續發展性質的平台上,以「替代空間場域」其歷史脈絡與未來可能作為發想,意圖在組成會員(過去)、正在觀看的參與者(現在)與即將加入的新秀(未來)的時空軸線,配合南北地域的空間軸線,投射出一個關於「不能替代的替代空間」的想像,打破單一地區所形成的信任圈與階層,在地域性和空間範疇相互滋長與建立新的良性循環。「見地」作為一個展覽,也同時是在藝術世界做播種動作,使仍處於「變形」階段或未成形的年輕創作者,在如此的過程之中,有機會發聲與堅定自我信念。
不能替代的替代
替代空間(alternative space)不是被中心論述主宰而被排斥的邊緣(edge),其所代表的精神是場域空間的實驗與實踐自我的相信,其不為頌揚同質性的準則所存在,不依附在大多數所認同的正確,不妥協於教條地指指點點,而是以創作慾望做為對抗現實的利器,作為與主流的分歧。替代空間所呈現的姿態,不僅作為一種區別於流行性藝術的發展面向,其整體發展也作為介入社會與藝術的方式。這樣的介入並不是企圖建立另一個更有效的真理,換言之,替代,不是為了取代(replace)其他空間,替代二字其所代表的是另一種異質性的關注顯現,作為一種差異的樣態,不同性質發聲的補綴(patchwork),期待其他相信者的一起發聲,彼此未必有所共識,但,其主要所企求的面相還在於特殊性的被發掘與被看見的可能,一起以相信、想像與理想在一條破浪的高峰點上,盡量保持著某種絕對性地平衡。
▒ 本展覽由 新樂園藝術空間、新浜碼頭藝術空間 共同主辦
新樂園藝術空間
總監 張雅萍
副總監 周能安
展覽執行 郭佩亞
展覽撰文 李明學
媒體宣傳 陳子晴
教育推懬 范晏暖
視覺設計 蔡家恩
媒體協力 藝術地圖
新浜碼頭藝術空間
工頭 陳奕彰
藝術經理 楊堯珺
展覽執行 邱駿朋
活動聯絡電話: 02 25611548 07 5332041 活動聯絡人: 新樂園藝術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