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術動態 / 我的笑容力量-致穎
收藏本頁
分享 | 瀏覽數: 2402

我的笑容力量-致穎

主辦人/單位: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活動類別: 展覽

首次展演日期: 2019-04-19    結束展演日期: 2019-06-30
詳細時間說明: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 10:00-17:00(週一暨國定假日休館)

關於展演:

【 展 覽 介 紹 】

我們總是在追逐著臉龐。不管任何圖像突然出現在眼前,人的臉,或是任何相似的構成,都會立即吸引注意力。我們在自己的裝置中收藏了各種容顏圖片,逐漸地,這些機械也在耳濡目染下發展出同樣的喜好,有時甚至還要更加熱烈。就如同德國哲學家喬治•克里斯多夫•利西藤貝爾格(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所說的:「我們無法觀看靈魂,除非是它透過臉部表情顯露出來(We can see nothing whatever of the soul unless it is visible in the expression of the countenance)」,不論是人類還是機器,說穿了,也許我們這些瘋狂的追求者只是渴望看見內心深處那難以捉摸的本質罷了。現代晚期人類對臉龐的崇拜性狂熱在西方世界的全球殖民活動中掀起一波高潮,西方人種學家和民族學研究者開啟了一系列面容及頭骨的記錄測量,尤其是針對那些陌生、來自異域殖民地的面容。正是在這個時間點,西非洲的面具雕塑作為他者臉龐成為了一種完美的象徵物件。它們大量被輸入歐洲,成為藏家愛不釋手的古玩,同時也引發了藝術創作方式的革新,例如以卡爾•愛因斯坦(Carl Einstein)為首的一批評論家和藝術創作者們即開始以美學觀點描述這些來自他鄉的物品,他們的作品除定義了所謂的非洲藝術外,至今也仍深深影響我們的觀看方式。近年,當歸還有問題的非洲雕塑成為西方博物館頭疼的主要課題時,來自亞洲的藏家儼然成為新一代有力的消費者。儘管他們的收藏並不等同西方式的殖民掠奪,然而他們的意識形態和方法學卻明顯參照了西方觀點,這樣的事實也反映在他們的展示方式與出版品上。展覽《我的笑容力量》借用著名牙膏品牌的廣告詞句,嘗試探索他者的容顏圖像究竟如何召喚了東方,並整合進入當代資本體系。

 

【 藝 術 家 簡 介 】

致穎(1985 年生於臺北,臺灣) 致穎目前居住於德國柏林和臺灣臺北。他擅長運用多媒材創作,以探討全球資本化時代人類生存語境與環境體系之關聯,並多方關注當代社會文化之主體性研究與探查。致穎曾參與許多國際性的展覽計劃,例如"68屆柏林影展論壇延展單元"於德國柏林藝術學院、"2016台北雙年展:當下的姿態和檔案.未來的系譜"於臺北市立美術館、"2014上海雙年展:社會工廠"於上海PSA當代藝術博物館、"Place an Image / Place in Image"於德國柏林攝影博物館、"2012台灣美術雙年展"於台中國立美術館等等。此外,他也經常於藝術雜誌撰寫文章及評論,並且同時為台灣藝術團體"復興漢工作室"的成員。

費用說明:
免費入場

活動聯絡電話: 02-28961000#2444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
展演資訊搜尋

AR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