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文 - 壓克力繪畫創作展『無盡之境』
主辦人/單位:
金車文教基金會
活動類別:
展覽
首次展演日期:
2019-07-13
結束展演日期:
2019-09-01
詳細時間說明:
07/13(六)~09/01(日),11:00~18:00
活動地點: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關於展演:
張獻文 - 壓克力繪畫創作展『無盡之境』
展期:2019/07/13(六) –2019/09/01(日)
開幕:2019/07/13(六)14:30
時間:週二至週日 早上11點至下午6點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電話:(02)2595 9650
官網:http://www.kingcarart.org.tw/index.php?opt=exhibit&hall=2&id=306
▌無盡之境 ▌
從建構中探思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以幾何與線條敘述時間的故事。
張獻文使用線條、幾何形狀與對比、相似色,構築的畫面是動態的定格狀態,創作的過程是建構卻隱喻著破壞。他不刻意追求美,而是於無盡的畫面中傳遞著意念,待觀者接收。
破壞中構築的美
大學時期張獻文在課餘時間,隨著社區營照團隊拜訪竹苗一帶的部落,紀錄團隊與在地人們的訪談過程。作為一位外來者,他觀察團隊與當地居民的交流,同時反思著兩者之間的關係。「人」是他創作的開端,他將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探索,加入大學時期的創作,後來更進一步地以微觀角度繪出人體細胞,探索著自身創作的立足點。
2011年張獻文於竹教大美術系畢業後,選擇留在新竹鐵道藝術村駐村,這段期間他不斷嘗試著使用各種媒材創作。當時台灣都更的社會事件讓他注意到,人與環境之間的議題「走在街道上,時不時會看到被圍起來的工地現場,我總會停下來,看著笨重巨大的水泥、剛硬的鷹架、高聳入雲的吊臂,這些城市建築是我們人類在這塊土地上具體的創作,而我則將建築圖轉化成符號、線條來表達我們與地的關係……。」
駐村這段期間,他嘗試著使用粉彩加入凝膠、壓克力顏料來創作,堆疊的顏料經過打磨後充滿層次的質感令他聯想到「打磨」這般破壞的行為,產物卻是美好的「我們以美來包裝了醜陋的事物。」在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下,人類對於原始環境的破壞也是如此。
細節中的語彙
「柏拉圖認為藝術是對世界的模仿,而在這裡被模仿的是人類對生活的追求。為了填補欲望我們與自然競爭,在不斷的開發過程中,僅存的自然土地慢慢地消失。」兒時曾居於雲林一段時間,鄉間的三合院、鐵皮與廢棄建築,幾何的空間線條是張獻文空間線條的資料庫,善於觀察空間中的透視線條並轉化為創作的素材。
張獻文以壓克力與油彩、複合媒材於正方形木板材上創作,尺寸從最小為30乘30公分,最大為150乘150公分。需解構又重組充滿透視感的畫面,讓人不禁想問是否在草圖上花費許多功夫?張獻文表示他沒有畫草圖的習慣,反而是開工前會盯著空白底板在腦中構思底色與線條的分佈,尺寸越大的作品需要越多時間,最久曾看了四、
五天才開始動工,當他卡關的時候便會換轉注意力在其它作品,同時進行的創作方式也讓他的作品彼此有一定的視覺呼應。以平塗方式打底完成後,以紙膠帶直線黏貼切出色塊面進行上色,因木板的毛細孔現象會使顏料暈染擴散,因此膠帶的貼合度與顏料的濃度掌控便為重要的因素。
在他的作品細節中,默默隱藏了創作語彙。在形的敘述上,他使用正方形三夾板創作,隱喻著土地面積方正的計量單位。作品中主角擔綱的破壞者「 三角形」皆為銳角三角形;而在色彩上,使用經過調合的混色,寓意著「人為」再造,與創作中對於開發建設不可逆的意味相應。作品多為使用深藍與灰色做為主調,對創作者張獻文來説深藍與灰也代表著寧靜與安全感,畫面中的「外來者 」三角形則是佔有鮮豔的色彩於畫面中跳脫出來;保留底板木紋的區塊則意味著土地的原始未開發區域。作品中的粗重的線條如同鋼鐵般劃開畫面,如同人類對於土地的直接暴力;輕若虛無的支線又仿若與未來的連結。線條串聯著過去與未來,是過程也是人類對未來的無盡想像「虛虛實實的線指引著觀者來到一個屬於自己的記憶角落,或許回想起曾經走過的街景,也或許是對未來生活的一瞥。」
創作中的反思
生活中的物慾是否有其必要性?也是張獻文在探討環境議題之外,衍伸出的疑問句。為開發建設先有了破壞,他將這樣的狀態轉化於創作中,表述著這樣一個循環關係的再製空間,畫面像是開發中的設計藍圖,也如同宇宙外太空的視覺,加入平面與3D空間概念,拆解重組後的色塊把既有的畫面切割出新的虛擬空間,虛與實的交錯,堆疊出不安定的感受,彷彿要遺失在這無垠的框架中。
張獻文認為「腳下的這片土地一直承載著人們對於城市建構的冀盼,如同作品中層層堆疊在木板上的色塊,形形色色、五彩繽紛,也許某天一直溫柔支持的這片大地,會因人們的夢想太重而失去平衡,又或是如同英國詩人威廉·華茲華斯所說,世界對我們而言太沉重,致使我們失去本心,拉開了我們與大自然的距離。」
在未來他希望能以不同形式的創作來突破自我,底材改為使用原木,並將尺寸縮減為易於收藏擺設的大小,並嘗試不同的表面質感與素材、以及半立體的框架,創造新的可能性。
費用說明:
免費參觀
活動聯絡電話: (02)2595 9650 活動聯絡人: 黃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