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body in Kinesphere/動勢身形|國立臺灣美術館
主辦人/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首次展演日期:
2022-04-26
結束展演日期:
2022-06-26
詳細時間說明:
2022.04.16-2022.06.26
活動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地址: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關於展演:【關於展覽】
● Metabody in Kinesphere / 動勢身形
「Metabody in Kinesphere 動勢身形」由科技媒介切入探討媒體藝術發展趨勢與技術表現形式,作為身體/物質、機器/技術、環境/時代所呈現的跨領域創作思維。在如此的創新氛圍與動能覺察之中,藝術家透過科技介面思索視覺知覺與身體感知,轉譯成為多層次的語境符碼,無形中將身體幻化成多重樣貌,超越身體肉身下的潛能意志。
隨著科技發展持續建構亦或重新定義,經由此趨勢觀察下,當代藝術創作過程技術融合數位媒介與科技創造,展現出多樣性的虛實整合效果,藉由通訊網路、AI 人工智能、數據運算與媒介傳輸,融合科技軟硬體裝置設備發揮效應,不但超越傳統構成的先驗排序,如此的媒介效應下是否可被視為身體與科技介面間的相互介入行為模式?亦或在身體與作品的互動過程,能否啟動彼此心智間的共感意識,理解當代藝術家所欲傳達的創作意圖?
本展覽以媒體技術融入科技參與,延展出數位時代的虛實界限與展示構思,企圖推進觀眾的互動鏈結,展覽觀念用以對應科技性與身體感知的鏈結面向,擴充呈現以下主軸:
一、媒體藝術融入身體感知作為多種寄存現象,透過時間、空間與影像科技間的轉譯,指涉出數位身體在其所處境中的感知迴路。
二、透過程式設計演算、數據運算與AI人工智能的層次堆疊,揭示觀者思考數位操控所呈現的情境關係與不斷變異的成像內容。
三、藉由空間佈局與作品導引讓觀者產生感知位移,促使動勢身形( Metabody )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探索虛擬沉浸式的超越經驗。
展覽場域規劃提出動勢周圍 ( Kinesphere )的空間轉動式概念,透過人體動律擴充思考數位化潮流與科技複合技術,將參展作品作為敘事導引線索,促使觀者改變身體慣性,反思身體意識在數位潮流的游離作用,包括時序抽離、虛擬偽裝、感官交迭等,身體感知作為現實與觀念對立的測定過程。
本展覽集結共十一組國內外藝術家作品,探討科技數位時代中的動勢身形呈現,如何滲透物質化的身體經驗感知,並且織造屬於當代數位化的核心議題,指向不斷變異下的合成身體。展覽動線與配置規畫《身體穿越:沉浸式作為互動感知體驗》、《身體位移:從網絡運算到資料庫模式》、《身體轉塑:超越自身與經驗身份特性》三項子題,作為貫穿呼應且交互影響下的動勢周圍。
● 展覽座談活動資訊|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20035
● 國立臺灣美術館|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20043
【策展人與藝術家】
策展人|黃盟欽
參展藝術家|
Candas Sisman(土耳其)
Melina Hennicker + Michael Schmidt+ Andreas Woller(德國)
Hennicker-Schmidt(德國)
Anna Orlikowska(波蘭)
Luca Bonaccorsi(義大利)
XCEPT(香港)
安娜琪舞蹈劇場X當若科技藝術(臺灣)
林月霞(臺灣)
曾鈺涓(臺灣)
鄭先喻(臺灣)
張碩尹(臺灣)
陶亞倫(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