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瀏覽數: 209

霧中風景

劉文瑄攝影雕塑個展

主辦人/單位: 絕版影像館
活動類別: 展覽

首次展演日期: 2022-11-05    結束展演日期: 2023-01-14
詳細時間說明:
11/5(六)~1/14(六),週二至週六,10:00-18:00

活動地點:絕版影像館

地址:新竹市東區東南街53巷47-1號

關於展演:

霧中風景

展期: 2022/11/05 – 2023/01/14
開幕: 2022/11/05 (SAT) 14:00
藝術家劉文瑄
地點絕版影像館

絕版影像館很榮幸呈獻藝術家劉文瑄攝影雕塑個展《霧中風景》。展覽將於115日開幕,持續至2023114日。藝廊誠摯地邀您蒞臨觀賞。

曼.雷始終視自己為一位畫家,但他在攝影領域中具有不可抹滅的開創性,同時也深深影響許多藝術家的創作。巧合的是,在大學期間劉文瑄與實物投影相遇而被吸引。在暗房裡,通過放置各式物體並將它們曝光在不同的光線下進行圖像創作,本質上即是用攝影進行繪畫。藝術家的主要創作脈絡是由塗畫和紙質裝置而形成,也儼然奠定她在當代藝術中的定位。然而在 2021 年,她繞道再次嘗試塗畫,這次選擇以光線和時間為基底,伴隨著十餘年來所積累的經驗,以她熟悉攝影以外的藝術形式,在攝影領域中創造了一個新的語境,開闢了不同的藝術實踐。

對於劉文瑄來說,時間就是意識,而她紀錄意識的方式就是散步。現居南港的她在散步其間採集羽毛、彈簧、松針、蜻蜓和鮮花等,這些成為她此次展覽作品的靈感和本體。在專研攝影歷史的過程中,安娜.阿特金斯的作品始終與她初期的理念吻合,並成為她黑白銀鹽作品中的根基。她在暗房中挑選出撿拾來的元素組成照片,然後將這些圖像裁剪成碎片,創造出一個看似風景的畫面。這些裁切風景,此時已經脫離阿特金斯的模式,是通過不斷解構、重塑多張圖像的結果。傳統對攝影的理解是單一紙張中場景的完整描繪,又或者紙張連續不可分割性,此時創作與攝影既有本質的關聯瓦解甚至不再理會。持續深入觀看展覽,彩色攝影雕塑作品映入眼簾。這些作品的原始圖像拍攝於南港工業區,藝術家捕捉來自不同人造紋理與帶有鐵鏽色調的景象。隨著離開傳統暗房技法並投入數位攝影,最終作品的邊界變得更加模糊與難以捉摸。就像攝影媒介本質的演變一樣,在新的時代中沒有束縛和限制,彩色攝影雕塑亦以不同的形狀、大小和格式呈現在空間中。   

藝術家十分謹慎的遊走在攝影的歷史與媒材本身的演變中,但對它們分別在攝影界心目中所代表的屬性、優先重要性並不感興趣。因作品隨著不同的視覺平面而融合,圖像經創作過後實質地增厚,認知中該形成平坦且連續的景觀早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與藝術家內在意識相呼應的風景。當藝術家試圖通過她獨特的創作過程來揭示圖像時,她發現自己也陷入迷霧之中,清晰和模糊的間隙無縫輪流交替。若集中注意力觀看作品,部分細節中會發現真實物件其實無比的清晰。然而,這些被切割的真實,在完整的作品全貌中是以抽象的方式表現。這巧妙安排的迷霧中,藝術家向我們呈現了她的世界,不是普通的風景,而是一種盤根交錯的視覺語言、想像出的風景。

可能源於她過往《之間》攝影系列的概念,又或者她近期的紙質作品,這組全新的作品將她的藝術實踐帶入了一個更完整的循環。透過切割時間和重新排列光線,藝術家緊密的將自己與攝影媒材定位在一起,對於運用此媒材的藝術家來說,影像的真實往往是與生俱來的天賦和特性。然而她擺脫影像真實的框架,採取最令她舒服的風格:塗畫,自由地為新作品帶來了原生的生命力。巧妙的是,過往偶然著迷於曼.雷的作品,此時變成了一種新的驅動力。如同這位藝術大師般,劉文瑄這一次新的攝影雕塑個展中,也正以獨特的形式穿越未知。

關於藝術家


劉文瑄 (b. 1980 台灣,台北)

視覺藝術家,目前於台北創作、生活。 2007年於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畢業後,進入紐約市立大學杭特學院藝術研究所。作品於各大美術館及藝術空間展出,包括雪梨白兔美術館,北京中國美術館、布達佩斯德維格當代美術館、荷蘭CODA美術館、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首爾OCI美術館、台灣美術館及亞洲雙年展等。曾入圍2016香港Sovereign傑出亞洲藝術獎決選、參與蘇格蘭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計畫、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藏家遍及歐美、亞洲各地,包括瑞士烏里 · 希克藏品、埃米爾 · 愛馬仕藏品等。

以塗畫(Drawing)般開放自由的狀態切入藝術創作,藉由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心理感受與身體感知,與當下所接觸的事物之間遊蕩撞擊,引發一連串尋索「對話」的創作,創造出與萬物般相連的詩意情境。也因此其視覺藝術形式看似多元發展,雖涵蓋空間裝置、紙張雕塑、平面塗畫、攝影、錄像裝置、植栽雕塑等等,實則悠遊其間一以貫之。

費用說明:
免費

活動聯絡電話: 03-2611061    活動聯絡人: 鍾小姐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
展演資訊搜尋

AR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