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窺視「寄居」的洞
分享 | 瀏覽數: 2018

窺視「寄居」的洞

Author: [2013 特約評論人] 貧窮男, 2013年10月20日 01時45分

評論的展演: 狂想劇場《寄居》

狂想劇場 寄居 陳少維攝影

狂想劇場《寄居》陳少維攝影


同樣在講家庭的崩解,《寄居》並不是新世紀的《雷雨》,崩毀的不是封建制度下的父權,《寄居》被壓垮的家庭是新世紀經濟體的共業。

《寄居》天花板的洞,不是蔡明亮的《洞》,不是窺見慾望填補空虛的洞。《寄居》的洞是一種貪婪的映射,是伊甸園的蘋果,是道德的掙扎。

《寄居》有著寫實的舞台,有著巨大傾斜,一點透視的的天花板,壓迫著侷促的客廳,在牯嶺街小劇場中的小空間裡,拉出了巨大的張力,俊凱導演不愧是美術出身,在劇場中換裝了幾扇室內門的細節都有照顧到,同時也將電視的影像大膽投射到沙發後面的牆面上,而天花板吊燈的投影與場次間的動畫投影,也述說著房屋的狀況以及推動著人物內在的狀態。 

三個演員的演出都相當精采,陳佳穗飾演的孕婦,縱橫全場,周旋於老公於婆婆之間,非常自然,復出的安原良簡直是這角色的不二人選,扮老的蔡櫻茹也是劇中的亮點。

詹傑的劇本《寄居》獲得2011年第十四屆台北文學獎舞台劇本首獎,一步一步將這個小康之家逼到絕境,是婆媳間的期待與誤解?是海砂屋?還是背了黑鍋的老公?還是那各自不讓彼此操心而善意沒說出的事實?還是連鎖效應呢?不可逆的化學作用。最後母親的死亡,天花板的崩塌,中年即將得子的一家,坐以待斃的待宰,劇本一步一步的進逼到滅亡,逼出了人性的絕望與脆弱面。

只是這個劇本如果在十年前演出,震撼效果會十分強大,如今的房價已比十年前翻倍,要延長海砂屋壽命的成本,相對於如今的房價,算是相當便宜,海砂屋導致家破人亡的說服力相對減低,也許改成輻射海砂屋,那造成的心理壓力更大,尤其對準備新生兒的家庭而言。

狂想劇場 寄居 陳少維攝影

狂想劇場《寄居》陳又維攝影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