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重看「三明治世代」創作─張義雄百歲回顧展
分享 | 瀏覽數: 865

重看「三明治世代」創作─張義雄百歲回顧展

Author: [2013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3年12月10日 13時35分

評論的展演: 生命的禮拜天-張義雄百歲回顧展@國美館

展期: 2013/11/09~2014/02/09

      在台灣美術史中,夾在日據時代前輩藝術家與戰後五月、東方畫會之間的張義雄等人曾被稱為「三明治世代」,然而相對於前述兩者,這個世代對現代性也有其表現與回應值得探討。

  國美館舉辦<生命的禮拜天-張義雄百歲回顧展>,由盛鎧策展,共展出140多幅作品,以「注目本土」、「小丑大器」、「靜物動情」、「自然萬有」、「漫遊者」與「與現代性對話」六項子題,呈現張義雄半個世紀來的創作。

  在過去的美術課本中,台灣美術史是較為缺乏的一段,而近年來美術課本開始介紹台灣藝術史,但是依然以依附政治史的方式來介紹,大多依然是以日據時代、戰後與當代來做為斷代的依據,這使得青年學子對台灣藝術史的認知很容易陷入片段。例如從戰後的介紹主要是從抽象表現主義談起,談到畫會時代的五月與東方,然而,從日據時代建立的藝術世界卻是要到解嚴前後才有極大的變化,尤其是在對抗師範體系的自體繁殖上,更是延續多年。

  這種依附政治史的斷代方式很容易讓人忽略如張義雄等人在戰後的發展與在對藝術上的思考,這也是為什麼被稱為「三明治世代」的原因,而透過這次的百歲回顧展,我們有機會對於藝術家半個世紀來思考藝術與回應時代的成果有個整體觀察。

  我們可以觀察到他對半個世紀以來繪畫流派的觀察與回應,很明顯的例子是展出了五張抽象繪畫,根據展場說明是他一生唯一五張,從畫面來看,可以看的出來張義雄是有研究過抽象繪畫理論後才試著在畫面上實踐,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日據時代老畫家所受的訓練是非常嚴格,他並沒有輕視抽象畫,將其視為隨手塗鴉,包括在回應以十年來的繪畫流派上也都是如此,更進一步的,我們還可以觀察到,透過這些回應呈現的不只是對藝術流派的回應,也包括如何回應這些流派後所討論的現代性。

  而這點也是這次回顧展中所碰觸的議題,國美館同時舉辦「日常風情──張義雄繪畫藝術學術研討會」活動,其中盛鎧與曾長生所發表的論文都談及張義雄作品中的現代性,不管是作為走過廿世紀的生命回應或是對藝術流派後的現代性思考,這些的確讓我們重新看待「三明治世代」的創作。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