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泰納獎評析
Author: admin, 2014年02月15日 18時28分
文/陳永賢 圖/Tate Britain
原文刊載於《藝術家》(2014年1月,第464期):244-253。
長期以來,求新求變的泰納獎,展現出跨越人文、科學、社會、歷史、文化與藝術的雄心壯志,歷年來不斷展現各種驚奇、變異的視覺效果。一方面製造平易近人的藝術欣賞路徑,藉經由傳播媒體力量帶動潮流;另一方面,不停滾動藝術的風向球,同時尋求標新立異的創造者,藉以拔擢新人而引領風騷。就藝術形式與風格而言,多方合作成功地引領藝術家進入世界藝壇,泰納獎風格所帶動了英國藝術的發展,已經具有指標意義。
01_2013「泰納獎」入圍藝術家齊聚於北愛爾蘭英軍駐地的軍營舉辦
泰納獎的時代性
泰納獎挑戰大眾對藝術概念的接受度,每年總以標新立異的作品或特殊事件著稱,因此總是讓這個藝術大獎廣為世人知曉。對2013泰納獎來說,評論家們對洛爾‧普羅沃斯特(Laure Prouvost)獲獎的反應,是感到十分意外。獲獎結果公佈後,《衛報》(Guardian)以醒目標題寫道:「外來的法國人,成為泰納獎得主」;BBC電台的藝術編輯威爾‧龔帕茲(Will Gompertz)則說「普羅沃斯特獲獎,顯示出泰納獎仍然不可預測」!
無論民眾是否喜歡得獎的作品,或是以實驗態度極高的作品入圍,每年都引發人們的爭論,也都吸引無數觀賞當代藝術的人潮。泰納獎曾授予藝術界很多傑出人物,例如葛瑞森‧派瑞(Grayson Perry)、阿尼旭‧卡普爾(Anish Kapoor)、達敏‧赫斯特(Damien Hirst)、翠西‧艾敏(Tracey Emin)、查普曼兄弟(Jake & Dinos Chapman)、克里斯‧奧菲利(Chris Ofili)、西蒙‧斯塔林(Simon Starling)……等人,他們都因此獎項而享有盛名。究竟泰納獎有何魅力,如此可以廣納百川而鎮攝四方?人們總想進一步瞭解泰納獎有何本領,並想探知其特色。以下藉由2013泰納獎為例,深入探索藝術家的創作思維,以及入圍者與得獎者的藝術觀念。
塞格爾(Tino Sehgal)的對話創作
提諾‧塞格爾(Tino Sehgal)是一位最被看好、預測最高的泰納獎藝術家,不料在此役敗北。他常居英國與德國,代表德國參加2013威尼斯雙年展並獲頒金獅獎。他的作品突破繪畫、雕塑、裝置等藝術形式對「有形物體」的追求,也不同於傳統意義的行為藝術,他反對以文字、圖片或紀錄等形式闡述自己的作品,特別強調當下的現場感。泰納獎評委德克蘭‧朗(Declan Long)認為:「如果說泰納獎隨時追隨藝術的新發展,那麼提諾‧塞格爾的作品正好詮釋了這一種標準。他的作品不依附物體,特別關注於交流與對話。」此外,英國《衛報》也大肆報導說:「泰納獎的關鍵在於探測藝術的邊界,這是很有趣的問題,賽格爾的作品是視覺藝術?還是舞蹈、或是戲劇?這得要端看人們如何歸類他的作品。」
02_提諾‧塞格爾,〈這些聯想〉,民眾參與、對話式創作、臨場藝術,2011
36歲的提諾‧塞格爾(Tino Sehgal)一直以來擅長以場景與情境相互融合於作品之中,他強調一種處於公共空間裡保持一種即興的、臨場的、互動的相向對談。如何描述提諾‧塞格爾的作品是困難的,最直接的方法便是去實際參與體會。他的〈這是交換〉(This is Exchange)在一處空間提供參觀民眾以極少量的銅板金額,進行市場經濟對話。同樣的,另一件〈這些聯想〉(These Associations)不具備一種有形的形式,既不是雕塑、也非繪畫或裝置。現場的人群,一開始並沒發覺這件作品會預留出來的情況,也無法簡短解釋此作品對人們所造成的感動,但整體來說,現場氣氛相當輕鬆,人群互動之間的過程也相當自由。
如夢初醒一般,話題一開始對觀眾講的提問或語氣,是由提諾‧塞格爾本人提出的開放式問題,例如「你今天好嗎?」、「你什麼時候感到快樂?」……等語句。這是一件使用無形的故事,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作為表現形式的作品,他的作品總是顯得特立獨行。提諾‧塞格爾充滿自信且明確表示,其作品沒有文字、沒有文本、沒有手寫記錄、沒有圖片。沒有這些傳統的形式來紀實性地描述或是記錄作品,沒有目錄或圖錄,當然,即意味著他的作品不能以任何方式來二度呈現或由記錄取代。這種強調臨場的、即興的創作方式,使他的藝術有著瞬間即逝的特性,這不是過去時代傳統的行為藝術,也不是刻意編排後的樣版演出,提諾‧塞格爾自稱,這是一種「情境建構」。
史瑞格里(David Shrigley)吸納觀眾參與
被認為與提諾‧塞格爾保持勢均力敵的人選,是一位44歲的英國藝術家大衛‧史瑞格里(David Shrigley)。他曾在海沃德美術館(Hayward Gallery)的「腦力訓練」(Brain Activity)個展而獲得提名。在其裝置作品〈人體模特兒〉(Life Model )設有一尊夠搶眼的裸體人物,倣似機器人一般,人體模特兒會眨眼且定期小便。這尊模特兒被當成寫生素描對象,參觀民眾可以自由的坐下來作畫,畫完之後將成果貼在展示廳的牆壁周圍,就像真正的繪畫教室一樣。
03_大衛‧史瑞格里,〈人體模特兒〉,民眾參與、對話式創作、臨場藝術,2012
大衛‧史瑞格里不拘泥的創作形式,好似走向素人路線,完全用另外一種思考面對藝術。藉由民眾參與藝術,過程中成為作品的一部份,好像有點無厘頭,又好像是對當下社會的批判。他的裝置藝術或隻字片語,都在嘗試這個世界可伸及的觸角,這種沒有階級劃分的藝術參與,很容易突破一般民眾的心防,他認為,藝術是屬於人們伸手可及的生活之中。
大衛‧史瑞格里的創作類型多元,作品中的物件、人物,抑或簡單的一句話,總是引人發出淡淡地引人發笑。筆畫之間看似粗糙且樸拙的畫面,配以荒謬的文字,讓圖文之間產生一種閱讀的快感,或呈現出一種很有個性的筆調。這些表面上穿著整齊、舉止有理的英國人,基於一種莊重的禮儀,但圖與文之間但卻違反了某種道德上的良知,衝突性的畫面豈不充滿矛盾與尷尬的氣氛?偽善的衛道人士肯定被氣得牙癢皮癢!正是這種衝突性造就了大衛‧史瑞格里的藝術成就。現實生活中,他也是才華洋溢的樂手與音樂家,他出版過書籍、音樂MV、音樂CD、動畫光碟,他常用這一些幽默的文句與看似簡單的圖像詮釋了許多生活上的小細節。
整體來說,大衛‧史瑞格里擅長使用一種屬於個人的英式黑色喜感,其作品亦涉及動漫、繪畫、雕塑及攝影等不同元素於創作之中。觀眾從形式表面上,看到大衛‧史瑞格里用充滿稚氣和粗獷的線條,刻畫著那些簡潔而幽默、頑皮卻殘酷,甚至發人深省的故事。總之,大衛‧史瑞格里的藝術形式,混和各種多元媒材與領域,不同的作品都可以明顯感受到彼此之間的關聯性,兼具稚拙、趣味、輕鬆、愉悅、曖昧、幽默、驚喜的獨特品味。
普羅沃斯特(Laure Prouvost)悠遊於感性敘述
35歲的法國人洛爾‧普羅沃斯特(Laure Prouvost),出生於比利時邊境,小時候時就表現出對藝術的強烈興趣。她以錄像裝置而成為泰納獎得主,兩件作品包括〈喝茶嗎?〉(Wantee)和〈遠離文字〉(Farfromwords)等,出人意表地在英國當代藝術大獎中掄元。她利用即時成像效果(instagram)的錄像技巧,探索人們當下、過去和未來的關係。
她的作品〈喝茶嗎?〉,是從一般的寒暄問句作為出發點,仿造一處下午茶聚會的場所,有著令人身臨其境的氛圍。這是一件混和錄像、繪畫與造形的綜合影像裝置呈現,其內容是她編織了一個祖父的虛構故事,引用她自己的祖父是一位觀念藝術家。片中交雜快速剪輯與合成畫面片段,並涉及日夢幻想和瘋狂想像。這是呼應泰德英國館(Tate Britain)策劃「施維特斯在英國」(Schwitters in Britain)專題展的作品之一,巧的是,她的祖父正是施維特斯(Kurt Schwitters)在英國湖區流亡時期的好朋友。
另一件錄像裝置〈遠離文字〉,則由大型圓圈式木材結構所組成,靈感來自她旅居義大利期間的回憶。一個圓形空間中點綴著拼貼元素,包含圖片、繪畫以及液晶螢幕,螢幕上播放著移動中的頭和腳的局部畫面。透過鏡頭,如拼貼形式般,成熟果實交錯著水澤仙女,輕柔節奏伴隨著動態影片,在在暗示著一種對於田園環境的嚮往憧憬。其傳達視覺與感官愉悅逐漸綻放感染力,令人沉迷的畫面也緩緩浸沁於內,將觀眾引導進入一處桃花源,並開啟了新的意義而觸動人心。
綜觀上述作品,洛爾‧普羅沃斯特的作品著探討現實與虛構,誠如她表述說:「作品是表達關於現實和虛構、真實與虛假的對話觀點,同時又試圖顯示兩者之間的模糊界限。」洛爾‧普羅沃斯特揉合了觀念/記憶/藝術史/紀錄/錄像/藝術史等不同片段而交疊於同一軸線的時光隧道,她以幽雅而非敘述手法,展現出一種溫柔的、婉約的、感性的、聯想的美學思考路線。
04_洛爾‧普羅沃斯特,〈喝茶嗎?〉,錄像裝置,2013
博阿基耶(Lynette Yiadom-Boakye)的速寫繪畫
35歲的麗奈特‧博阿基耶(Lynette Yiadom-Boakye)出生於迦納,成長於英國。先後畢業於聖馬丁藝術學院、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曾獲「未來世代藝術獎」,她相繼於紐約、倫敦、首爾舉辦個展,是一位備受矚目的新秀。過去她在奇森哈勒畫廊(Chisenhale Gallery)畫廊舉行個展「選粹與詩句」(Extracts and Verses),吸引了大家的關注並受提名,她是第一位入圍泰納獎的非洲裔女藝術家。
麗奈特‧博阿基耶作為一位畫家,她以傳統的寫實技巧描畫黑人人物。筆法極其雄健的筆觸,勾勒出人物肖像的自然神情。但是,乍看是一種現場的繪畫寫生,其實不然。她的繪畫實際是表現出藝術家想像中的人物,並且是匿名的形象,這些人物的描繪時間,往往都在過一天之內完成,成了創作者的繪畫特色。麗奈特‧博阿基耶藉此繪畫速寫般的語彙,彷如向人們提出發問:如何面對圖像的觀看方式?
藝術作為一種態度,繪畫作為一把丈量的尺規,都顯現於創作者的精神探微之中。畫中世界的真實與模擬意味,當中帶有某種程度的時間流動感,可凸顯創作者的對於速度的詮釋方式,誠如麗奈特‧博阿基耶自我表述:「就像是有某種緊迫感,需要立即捕捉到那種時間消逝的感覺一樣。」如此限約繪畫過程的刻畫行徑,促使她大多數的成組系列作品,有種不斷變化的明暗組合,而畫作背後正也暗示了一種尚未界定的正面敍述。誠然,麗奈特‧博阿基耶把虛構人物的描繪畫作,以快速筆意留下稍縱即逝的時間消逝感,而對於拼貼技巧或空間架構的意涵,則默默地留給觀眾自己去自由想像。
05_麗奈特‧博阿基耶〈選粹與詩句〉系列,油畫,2011-13
近五年泰納獎分析
近五年泰納獎的觀察,從2009-2013入圍名單統計來看,創作媒材的比例依序為繪畫、錄像,雕塑與裝置。男女性別比例為三比二,女性藝術家有日漸增多、有正向成長的趨勢。年齡層則分佈在34至49歲之間,其中又以四十多歲居多,他們儼然成為藝術創作族群的中堅份子。
另外,由於長期居住於英國的外國創作者,可以被提名泰納獎,因此,除英國本國國籍藝術家之外,近年來還有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德國和加納等不同國籍的創作者加入英國獎項的競賽行列。在評審團方面,評審委員有年年更換,特別的是,從2010年起,泰納獎評審團有了第一位女性主席,她是佩內洛普‧柯蒂斯(Penelope Curtis),此變動代表評審資源不斷更替且注入嶄新的活力。
近五年的名單與作品觀察,如下表統計,提供的不只是數字上的統計,也可察覺幾項精神層面的特質,包括:
(一)藝術創作的媒材取樣廣泛,沒有限約固定的材料,而是以開闊胸襟接受各種新挑戰與新實驗。除了繪畫、雕塑、錄像與裝置的媒材之外,近年來更有新類型的臨場藝術形式,強調當下不可複製的身體介入與民眾參與的互動關係。例如,提諾‧塞格爾、大衛‧史瑞格里對於民眾參與式的對話關係,形塑一種特立獨行的行動、行為、臨場藝術案例。
(二)展現新穎的衝擊策略,強調無重複、無抄襲的原創理念,著重一種時代精神與新世代藝術觀點。從廣面角度提供更多視野,評審團年年更替成員,拔擢積極具有潛力的創作者之外,特別一提的是,專題展與頒獎儀式地點,也嚐試倫敦之外的城市,如英格蘭紐卡索(Newcastle)的泰恩威爾郡、北愛爾蘭城市德里郡(Derry-Londonderry)之英軍駐地Ebrington 軍營中等地舉辦,分別遊移不同城鎮,不斷帶領各地民眾親近當代藝術。
(三)重新定義「英國性」(Britishness)國族主義,不同國籍的入圍者正代表多元文化的吸納作用,融合不同文化背景於藝術美學,創作新的創作典範。例如來自法國的洛爾‧普羅沃斯特、來自德國的提諾‧塞格爾與沃夫岡‧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西蒙‧斯塔林(Simon Starling),以及非洲裔的麗奈特‧博阿基耶、印度裔的阿尼旭‧卡普爾等人,都是國族融合下的藝術精兵。
(四)排除飲鴆止渴的短視行徑,從提名、展覽到文宣都尋求突破創新,稟持客觀的評估並讓評委每年更替,取而代之的是不同品味的作品選樣採集,積極配合文宣行銷手法,主動將當代藝術與創作者推向國際舞台。
英國「泰納獎」Turner Prize近五年(2009-2013)入圍名單統計
年別 |
泰納獎入圍與得獎名單 |
作品類型 |
性別/出生年 |
國別 |
2013 |
◎洛爾‧普魯沃(Laure Prouvost) 提諾‧塞格爾(Tino Sehgal) 大衛‧史瑞格理(David Shrigley) 麗奈特‧博阿基耶(Lynette Yiadom-Boakye) |
錄像/裝置 對話/行動/溝通 對話/繪畫/裝置 繪畫 |
女/1968 男/1968 男/1968 女/1968 |
法國 德國 英國 加納/英 |
2012 |
◎伊莉莎白‧普萊斯(Elizabeth Price) 斯巴達庫絲‧切特溫德(Spartacus Chetwynd) 盧克‧福勒(Luke Fowler) 保羅‧諾布爾(Paul Nobel) |
錄像 行為 錄像 繪畫 |
女/1966 男/1966 男/1966 男/1966 |
英國 英國 英國 英國 |
2011 |
◎馬丁‧波伊斯(Martin Boyce) 卡拉‧布萊克(Karla Black) 希拉里‧勞埃德(Hilary Lloyd) 喬治‧蕭(George Shaw) |
雕塑/裝置 雕塑/裝置 錄像 繪畫 |
男/1967 女/1972 女/1964 男/1966 |
英國 蘇格蘭 英國 英國 |
2010 |
◎蘇珊‧菲利普斯(Susan Philipsz) 德克斯特‧達爾伍德(Dexter Dalwood) 安吉拉‧德拉‧克魯斯(Angela de la Cruz) 「内耳」雙人團體(The Otolith Group) |
錄像/聲音裝置 繪畫 現成物/雕塑 錄像/影片 |
女/1965 男/1960 女/1965 男1966&女1968 |
英國 英國 西班牙 英國 |
2009 |
◎理查‧萊特(Richard Wright) 恩里科‧戴維(Enrico David) 羅傑‧海恩斯(Roger Hiorns) 露西‧斯凱爾(Lucy Skaer) |
特定場域/繪畫 繪畫/雕塑 雕塑/裝置/過程 攝影 |
男/1960 男/1966 男/1975 女/1975 |
英國 義大利 英國 英國 |
(◎為得獎者/製表:陳永賢)
泰納獎的未來想像
90年代末英國極力歡呼yBa伊始,青年藝術家的作品風起雲湧,一個接一個藝術明星,猶如繁華虹彩般於現實生活中夢幻升起,那是一股在景氣低迷中的逆轉現象。過去以聳動思維與諷諭批判的集體風格,千禧年之後有所改變,泰納獎一路走來,始終扮演重要的角色。透過網路平台、電台、廣播、報章雜誌、電子媒體的宣傳,從一般民眾民眾到菁英份子,莫不熟悉英國當代藝術的變化多端,也親身品嚐各種類型與創新思維的藝術美學。
另外,這股潮流也意外的熱絡了藝術市場,當代藝術的交易為藏家收入翻了好幾番,收藏家成為最有力的新興資產階級。例如薩奇(Charles Saatchi)與赫斯特的關係、立方空間畫廊與瑞秋‧懷瑞德(Rachel Whiteread)的聯盟等策略,同樣成功地塑造屬於當代的藝術合作模式。
無論泰納獎潛規則如何改變,誰是名單上的寵兒?誰會是辯論下的焦點?一連串的疑問,年年提問都阻止不了泰納獎能否提供一種日常的新奇、消費社會的新奇想像。泰納獎促進英國當代藝術的支撐點為何?其仰仗的中心思想在何處?事實上,近五年以來泰納獎的藝術家,已經從自我救贖的盲點摸索中,跨越至文化認同的轉折點,並在實踐過程中辨認出己身所屬。
總之,2013泰納獎提供了表達現實生活的觀察,藉由幽默、寓言、諷刺、批評、民眾參與的表現模式,揭露隱藏在全球化旗幟下的強權政治、壟斷經濟、僵化的社會體制於不同形式的藝術轉化。簡言之,不管其手段溫和或激進,藝術家以貼近民眾的視聽感官而製造一種感性幻象,特別的是,凸顯了公有領域中的私有空間化概念,允許觀者進入討論場所而成為作品的一部份,進而呈現一種自由且多元的創作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