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世界開始的時候——「愛情剖面」之「爭執」
分享 | 瀏覽數: 1353

世界開始的時候——「愛情剖面」之「爭執」

Author: [2014特約評論人] 何定照, 2014年03月07日 18時43分

評論的展演: 2014TIFA-埃梅劇團《愛情剖面》


圖版提供|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攝影|李芸霈

法國埃梅劇團導演迪麥可近年與台灣合作頻頻,以國外編導、台灣演員的模式,締造多齣優秀作品,也為台灣劇場界注入新的能量與討論。上周末的「愛情剖面」,綜合法國十八世紀劇作家馬里伏的「爭執」與英國二十世紀的莎拉‧肯恩「渴求」,整體雖難稱完美,上半場「爭執」在展現古老劇本所能有的現代性上,卻令人眼睛一亮。

「爭執」一劇開始於王子及其情婦爭執男女究竟誰先出軌,決定一起觀看王子父親「圈養」的四位青少男女如何初遇,展開對愛情的探索。觀眾席與舞台關係近密的黑盒子劇場,在此巧妙地扮演山洞般功能,讓觀眾與王子、情婦同樣成了窺視者,一起回到世界的原點,看青少男女如何發現彼此、發現自己、也漸漸發現世界何以如此。

從「野人」、「野孩子」故事出發的文本不時可見,有用奇觀視之,有像德國電影大導荷索的經典之一「賈斯柏‧荷西之謎」那樣,以主角的清明內在,諷刺人類當代的混亂世界。「爭執」則妙在一開始就設定四名青少男女是當今人類關係的雛型(而非外在奇觀),觀眾必然與王子、情婦一樣,將從青少男女的追逐成長中漸漸看到自己,乃至不分你我。

全劇從一開始,胡書綿飾演的艾歌蕾全裸緩緩爬出、漸漸站起、開口說話,以致面對鏡子般的湖水喃喃自語,都成功製造一個新世界在觀眾眼前展開感,讓觀眾和主角一樣因發現新世界而驚喜(且還多了窺視的趣味)。迪麥可要求的演員風格和過去幾齣戲一樣,動作精確簡實,口條清晰明白,沒有冗贅花俏的多餘裝飾,迅速將觀眾吸引到從主角眼中觀之的世界,也就是,只有她自己。

如此自戀的視角,在男主角一出現被打破,漸漸展開為以艾歌蕾為核心(「你也很美,所以有資格愛我,但比不上我美」)的互相戀慕關係。人類從一到二的關係至此還算和諧,然而第三人,且是女人的出現,開始製造出衝突,「爭執」想鋪陳的人際/世界混亂運作狀況越趨成形。

同樣都被當作美的化身養大的兩位女主角,一削瘦一豐滿,碰頭後迅速釀成一場災難。女王對女王,都要對方為自己的美低頭,並揚言祭出武器(自己的美)換取報復的戰利品(奪取對方男人)。兩位女主角都自認最美的自豪自信,出於小世界的他人養成,然而在早被社會化馴養的觀眾眼裡,勝敗似乎已明,戲內/戲外都認可的悲劇漸漸展開。

至此,全劇已呈現許多假設的人類原型:女性的自戀(公主病)、人類對美麗外貌的偏執、男性因女性美貌而激起的愛情臣服、女性間的比美衝突……。後者對比於兩男相遇,更顯有趣:當兩男立即決定做好哥們,且邁向男男情愫,女性卻一見面就警戒心大張,非要爭個高下分明。而正因為劇中角色的超越時代性,劇中人物每一言行反映的背後意念,包括怎麼定義美,都連環般拷問著觀看的王子及其情婦,也拷問現場觀眾。

當最終,劇中青少男女同時「出軌」,已無法爭辯男女究竟誰先誰後,青少男女的自我也都抬頭,不願再受管家指揮……活生生的人類鬥爭就在眼前上演,王子的情婦已不再能自外為窺視者,黯然而去。同個視角的觀眾又何嘗不是有如看到人類從原始到社會化的迅速過程,看到數百年前的人類問題至今仍鮮明適用,與當代完全沒有隔閡,甚至緊密貼切?

古老的劇本在當代搬演,竟仍深具啟發性,甚至有如全新,馬里伏超越時代的諷刺功力、迪麥可的演繹方式、台灣演員的亮眼表現,都各居其功。特別是相對於同時間搬演的與你同行劇團「罪‧愛」,雖以多變形式重新詮釋十七世紀的約翰‧福特劇本,劇情中卻透露讓人不寒而慄的「凡揮灑慾望的女性必慘死」意識形態,「爭執」簡直有如一枚裸鑽,如艾歌蕾(以或許是從書上學來的語言)再三自我讚頌的「閃閃動人」。


圖版提供|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攝影|李芸霈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