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強制破壞方法>韓承燁個展
分享 | 瀏覽數: 1342

<強制破壞方法>韓承燁個展

Author: [2014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 2014年04月14日 11時41分

評論的展演: <強制破壞方法>韓承燁個展@Art aNew-gallery cafe

 
圖版提供| 陳韋鑑 


     在展出邀請卡上寫著「...人類排斥它卻又需要它,『破壞』體現了全然的矛盾。」而在展場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試圖以影像來討論「破壞」,系列作品的型式突破過去攝影"決定性瞬間"的傳統,但是依然矛盾的以傳統裝框的方式呈現。

  4月3日至29日在Art aNew-gallery cafe展出的韓承燁影像創作展<強制破壞方法>,展出共八張黑白攝影作品,該展覽由madL空間策畫,畫面多數呈現著舞衣女子活動身軀,其中數張該女子著舞衣同時被大量保鮮膜綑綁,女子掙扎狀,畫面有全景也有女子肢體掙扎局部,高反差的表現型式表現出強烈的情感。

  從作品可以看出,作者試圖以"敘事性"來討論,他藉由保鮮膜綑綁舞者,舞者肢體呈現掙扎的方式討論"破壞"這件事,保鮮膜本身的性格就相當的突出,質感與用途都相當有存在感,以此呈現破壞的力道的確是足夠的,而作者抓住舞者的肢體表現也相當的精準,以攝影本身來說的確是相當成熟的作品。

  事實上,保鮮膜的特質已經被許多攝影師所使用,從法國到日本,台灣的王建揚也在其<宅>攝影集中使用類似材質,不過韓承燁在本次的使用上,相較於其他作者而言,更強調保鮮膜的辭彙性格,也就是強調這麼媒材本身的綑綁性質,以此來看,如果我們只把攝影當作是媒材的一種,暫時先將攝影本質的討論放一邊來看看,這個展出是否有其他型式上的可能,例如以高反差表現保鮮膜的質感與照片風格,那麼用燈箱的方式會不會更適合?畢竟在展出現場日光反應在畫面上的干擾實在是相當嚴重,以燈箱展出這些影像相信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當然現場反光問題可以說是技術問題,媒材本身至少是藝術語彙問題,兩者層次不同,而媒材除了是藝術語彙外,更有可能是創作者對攝影的理念或是藝術觀,不過我們也不排斥是慣性的可能,但是如果從畫面的藝術語彙來看,作者在半數作品上使用閃光燈打在女體上作為光源,使得女體有著強烈發光的效果,以此來看,燈箱的展出型式其實也不違背其企圖,

隨著作者的展覽相關文字談及"破壞",在系列敘事上也突破傳統,我們期待作者可以在媒材上也可以考慮有近一步的突破,或許會有不同於傳統的可能性。  

 

圖版提供| 陳韋鑑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