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時光間>陳韻如  
分享 | 瀏覽數: 1420

<時光間>陳韻如  

Author: [2014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 2014年04月28日 17時33分

圖檔提供|陳韋鑑 

      時光飛逝,如何捕捉時間是人類永恆的關心,從空間上對比出時間常是許多藝術家觀察的進路,陳韻如以台北及巴黎兩地的空間對比,在畫面上不只融合台北與巴黎兩地,也同時呈現前進與後退兩種時序,對比出在時間縫隙中漫步的我們。

  3月8日至5月25日,國立台灣美術館108展室展出陳韻如的<時光間>(Time in Between),展場內只有一個360度大型環繞銀幕,播映的是台北與巴黎兩地的街景,在同一景中上下融和,畫面中有一人橫向走過每個場景,在下個場景會換人接著走過畫面,當人行走時,只剩下巴黎的場景,巴黎場景中的主角是正向走,而其他行人則是退著走,推測是主角倒著走錄影,播放時相反,台北場景似乎則是正露正播,空間內除了街景背音以外,還有類似時鐘的機械音。

  據展場說明上表示,作者以「每小時記錄兩地24小時、24個景點、24位台灣人在巴黎行走,並運用台北與巴黎的景色產生出時空重疊,組合建構成一日時間的綻放。」在這裡,作者試圖以環形空間象徵時鐘的概念,畫面中台灣人行走的方向宛如時針前進。

  然而有趣的是,當畫面上台灣人行走時,巴黎路人們卻是倒退著的,但是卻與相對的台北時續疊合,但是觀眾們又知道,其實是台灣人在巴黎倒走,而與台北的時序又相反,時間的縫隙則是在這種對比中顯現。

  作者表示本作也傳達了一點政治意涵,「...影射台灣目前的國際處境。」不過在這樣的縫隙間所展現的處境,除了展示出"鄉愁"外,也展現出一種"人在他鄉"的困境,這種困境的確是政治的,也甚或是後殖民式的反思,而在這個每個人都各有鄉愁的時代,或許我們可以期待作者對於島嶼上不同的鄉愁,有著更多的討論。

  所謂的鄉愁,其實是雙向的,我們可以想像,如果其中一個地點換成北京或上海,行走者換成開放後定居的老兵們、甚或是定居在當地的台商,其實都會讓這個作品可以有更多的延伸,也會讓台北的場景有更多寓意上的選擇,當然這就純粹是筆者個人發散的聯想了。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