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項之外—評論與創作者的新對話時代
Author: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作者/吳牧青], 2014年04月30日 14時33分
第12屆台新獎初選入圍觀察
文|吳牧青
原文刊載於今藝術四月號
2013年台新藝術獎推出的新制,最屬眾人訝異和關注的部分往往集中在「表演、視覺不分類評選」和「提名入圍與獎項機制的整體變化」,誠然,如不分類的新制將會令「跨領域創作」的風潮更甚囂塵上形塑為一種「形式跨界」的指標概念,若干概念較為保守的表演藝術平台如廣藝基金會的「藝文費斯簿」都在15件入圍名單公布之時,直接用官方帳號表示「台新獎向來名單很多都看起來『怪怪的』」,但若進一步仔細觀察,其實可以發現觀察團的評論人正也為「跨領域」賦予新的定義︰諸如社會參與式/區域地方性的跨界如「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或「莫拉克—陳伯義個展」、「塗鴉藝術—Candy Bird」,或是劇場藝術向電視文化與物質框架進行戲劇本質外(戲劇/非戲劇)的跨界如李銘宸的《Dear All》,或歷史空間縱深的跨徑如高俊宏「廢墟影像晶體計畫:十個場景」與張照堂「歲月/照堂:1959-2013影像展」。
而與舊制最大的分野,便是評論的頻率與對象,去年的七位觀察團評審,都被賦予更高的任務,過去還有一大群提名團分佈在北中南各地,當今除了要負起整體生態觀察的重任,也還要在不分類的評論前提下,觀看各式展演。換個角度來說,這也是台新獎用以試煉台灣評論者風氣與創作者的互動關係,如何創造一個新的藝評台工具方法成為評論者書寫的溫床,進而成為創造年度獎項的議題文本,當然就從這裡而生。
只不過在評審成員的羅列,雖言不分類,但仍在比例上對各領域的評審設定了安全的成數,這也表現在最後年度入選五位名單仍處在一種分配的意識下使然,部分觀察團評審很積極地觀看各種展演跨域評論著,也有些評審堅持不對其不擅長的創作領域提出看法,而這樣的落差似乎也該是主辦單位在溝通設計需要加強的部分。
既然觀察評審團在取樣人數形成較為少數,同時催生的ARTalks網站自有它的外部期待,除了觀察提名評審會不定期在網站發表最新評論,基金會也另外外聘了特約評論人,甚至主動擷取網路上的各種長短篇幅不限的評論在網站上提供援引。這樣的即時互動的閱覽機制拉近了評論與作品時效的問題,也擺脫了合作媒體版面受限的字數與格式方法,就寫作風格上,經由這一年也發現陳泰松的即時藝評的書寫上,降低了不少閱讀門檻,提高了評論的討論風氣,ARTalks在某個層面上,確實有達成它對「表演藝術評論台」的類似閱讀效果,但受限於撰稿者的數量和供稿來源仍然偏低,ARTalks是否可以出現民主式的評論寫作風氣仍猶待考驗。但無論如何,將評論風氣作為一個獎項的最根基事務,淡化原先過度聚焦於獎項提名的觀察重心,那三項對於獎項的考量重點「突破現有藝術框架、激發更深更廣社會人文關注的製作、重新定義跨界溝通的實踐方案」,在獎項之外,台新獎正試圖鋪設評論與創作者對話關係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