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議題的叢結
Author: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作者/楊曜彰], 2014年05月15日 11時50分
第12屆台新獎初選入圍觀察
文│楊曜彰(筆名薄光)(台新ARTalks網站特約評論人)
原文刊載於今藝術四月號
「從火焰裡面望出去/盡是一片火燒的景色/一片火燒的榮華富貴」—在蘇育賢錄像《花山牆》尾聲,當台灣葬儀文化的紙紮房屋的無效經濟所收納的台灣近代國族歷史之考掘話語淹沒在往生之火,畫外音敘述一片收納喪失的視野。紙紮的無效經濟可以繼續堆砌,而旁觀者的視線則映現等待探詢的魂身 敘事體形式的哀悼安置了誰的喪失?若我把這片火光、煙塵、牽亡聲、背影不停對流的蒼茫視野放到我們共同經歷的2013、14年,創作者的心智與社會之間的騷動構成需要費心穿越的叢結(constellation)。當種種社會政治情勢在台灣島內激起的「革命情境」成為社會與文化實踐者俯仰其中的現場/背景,政治關懷、介入、行動再次湧現島內藝術工作者的創作意識。若公民行動是一種回應革命情境的迫切承擔(commitment),藝術實踐究竟各自承擔/投入如何的關心?
在前述情境下,「提名」生產出一種社會連繫(social concord),在「創作意識—社會議題—藝術評論—知識生產」之間創造出一個有趣的對話空間。幾位提名觀察人觀照到近年藝術實踐當中由跨域、社會參與等現象構成的繁複層次,自2013、14年起實行新的評選制度,取消以往視覺意術和表演藝術的分類。參考藝評人陳泰松的看法,觀察人必須跨越自己的專長領域,觀照並非自己專業領域的實踐,形成更緻密的對話與討論。值得期待的是,獎項的生產不再只是專業領域當中生產象徵資本的機制,這項「生產」將開啟一系列必要的重新定義的過程,讓多元的關心相互補充,形成一個有機的叢結,有助於反映當代的我們迫切關注的議題。
綜觀本屆入圍名單,劇場/舞蹈實踐者的關心和自我詰問而生產的「基進意志」構成了橫跨「政治—美學」的光譜。當治理權力和資本流動投下難以迴身的光芒,而欲望與創傷無接縫地被電子媒體、網路社群、連鎖消費網絡無接縫地快速回收的時代感性中,泅泳在空缺之中的年輕創作者「否定—擴充」語彙的內涵,通過媒材與話語的自我指涉(self-reflexivity),緬懷時代的情感結構,抑或生產難以彌合的批判邊界,探尋精神結構中難以言說的「懸宕」。值得注意的現象是觀察人微觀「美學向度」(動作質地、空間策略、風格)的準備與擴充、民眾參與前置研究和排演過程、以及後續為庶民生活的創傷演現的政治話語。脈絡化的表演過程(performative process)延伸向根植土地的體現知識(embodied knowledge)和身體記憶。
整體過程讓我們可以脈絡化地思索創作的全貌,但回顧入圍的表演藝術實踐,我心裡浮現一個警醒的假設問題 若體現知識(含語彙的形塑)和身體記憶是觀察人的問題場域,那麼,當議題和形式實驗隨著時間進程而獲得解答,這些實踐的內在質地可以澱積如何的藝能(competence)、技術和縝密演繹的計畫,足以在邁向他者的旅途中形成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