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書房系列講座
Author: [2014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 2014年05月26日 10時16分
圖版提供|陳韋鑑
以替代空間的角度來看Z書房(Z Space),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名不符實的空間,以當代藝術展出為主卻以書房命名,然而在學運後Z書房推出較於以往更多的講座,題目也更多元,顯現出書房命名的原始企圖。
其實從2010年開始,Z書房就開始舉辦「書房講座」,持續至今年學運前,平均都是每個月一場,從第一場邀請來自南台灣的張德本分享,以『破立台灣』為題,試圖提供聽者另一種看待台灣文化處境的跨領域「非台北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Z書房的企圖心是超越經營替代空間的。
除了這些文化議題外,書房講座也曾搭配展覽辦相關議題講座,此外,在講座外,也不定期邀請不同類型的表演藝術,例如在台灣相當罕見的日本傳統"落語"演出,至今也已經完成四場,而未來也可能繼續舉辦。
不過持續四年的節奏在學運後被打破了,一開始講座因為講員參加學運等公民運動開始有延遲,學運後也邀請學運成員前來分享,緊接著講座的頻率就開始增加,本月甚至接近每周一場,對此,Z書房經營者江敏甄表示,學運讓人對某些題目開始更關心,例如最近這兩場談的分別是從語言學看學運中的詩、歌以及從教會公報認識長老教會,而長老教會對台灣社會運動的長期投入是眾所周知的,這些都是與學運有點關係,這些講員本身就常來Z書房出沒,她說,「透過學運,讓這些知識忽然都活了起來。」
「其實對於非主流的我們來說,很多聲音是一直存在的,只是都悶著」江敏甄說,透過學運及後續等公民運動,讓許多人更積極,推動Z書房的邱勤榮也表示,「學運這些事件很重要,鼓勵人們參與,而透過講座則有其凝聚效應」;而提到學運時學生們提出的「遍地開花,出關播種」,江敏甄表示,我們平常就在播種,只是通常活動完就歸於平靜,而「學運讓人看到可能性,也激勵群眾動能性。」
不過從講題的多元化,會讓人好奇這些講員是從哪裡來的,江敏甄說,其實主要是聊天聊出來的,當然也曾邀請過學院派如龔卓軍教授等,不過主要還是以Z書房的熟客為主,其實都是聊天聊出來的,先彼此了解、建立默契後,都會發現令人好奇的思考,邱勤榮更強調,「我們完全不看資歷,不需要學院化,Z書房也沒有資源學院化,越普羅越好」。
從去年底傳出Z書房無法簽約後,也有參與者表達關心,當時江敏甄就表示,Z書房將會持續,只是可能會轉型成沙龍形態,江敏甄說,聊天本身是目的也是手段,聽眾本身可能就是講員,我們其實不知道沙龍是如何運作,就只是去嘗試,邱勤榮也說,或許下個空間可以是真的書房,還是可以有展覽,但是不見得要以視覺藝術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