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Z書房的《乍寒還暖》 
分享 | 瀏覽數: 2024

Z書房的《乍寒還暖》 

Author: [2014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 2014年06月30日 10時53分


圖版提供/陳韋鑑


     「乍寒還暖」聽來詩意,但是對遷居北地藝術家來說,除了季節的變化外,更是身體對空間的回應,旅居加拿大的傅美貴以北國的冷冽與台灣的溽熱對比出身體的記憶,延伸至身體與空間的互文。

  在Z書房舉辦的是傅美貴個展《乍寒還暖》,展期是6月26日至7月27日,展場一樓展出多張平面輸出影像、二樓是回應空間的即興裝置<女媧補窗>與三樓的影像投影<活水2014>,一樓的平面影像以呼吸在玻璃上的霧狀痕跡與風景呼應為主,<女媧補窗>則是在窗戶的軌道上補上兩層塑膠布,布與布之間有數個舖有黑土的小盒子,據了解,土壤內有植物種子,而三樓的影像投影則是循環播放一雙光腳在雪地裡行走,並穿插類似X光影像風格呈現的女性住院照。

  整體來說,從平面影像到投影,都呈現了展題《乍寒還暖》中溫度變化,更重要的是溫度的變化都是由創作者的肉體作為中介,不管是光腳或是呵氣,從純粹感受到回應環境,人存在的質感由此顯現。

  這樣的顯現在現場即興裝置<女媧補窗>更為明顯,由於展場二樓的窗戶沒有玻璃,戶外鄰居冷氣所排出的暖氣直接衝進展場,而與三樓戶內的冷氣相衝;作者從補窗開始延伸出一個極狹小的空間,並將種子埋在多個土盒裡,讓種子成為身體的比喻,雖然目前尚未長成,甚至無法確定會長出,但是這樣的即興比喻,更連結作品的與空間的關係,凸顯出Z書房位於忠信市場狹隘、廢置又因藝術重生的空間特色。

  雖然這些作品展現的型式相當的詩意,但是實際上我們卻可以理解,這些光腳在雪地中行走其實對肉體來說是相當大的考驗,光是從<活水2014>中作者在行走時所發出的聲音就可以稍微感受其中的艱辛,藉由聲音的引導,也讓《乍寒還暖》憑添份量。


圖版提供/陳韋鑑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