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誼亭個展《在路上,找尋遺失的美好》
Author: [2014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 2014年07月15日 10時39分
圖版提供 | 陳韋鑑
「黑白切」連續兩檔個展,藝術家都是以纖維做為表現媒材,這次蘇誼亭以纖維做為影像的載體,配合窗框等型式重新探詢影像與媒材的關係。7月1日至28日在「黑白切」展出蘇誼亭個展「在路上,找尋遺失的美好-纖維圖像再製作為一種方法」,現場約廿張以手抄纖維做為基底材的影像,搭配畫布框與窗框等型式,懸掛在天花板及牆面上。
作者以相機拍攝的日常風景再現在纖維基底材上,試圖透過纖維品的肌理製造時間感,並以窗框比喻風景,以懸掛的方式製造漂浮感,也比喻風景與記憶的流動,作者在展介中提到,「日常生活中,人使用纖維,同時纖維承載時間的痕跡。我將纖維材質視為一種載體,承載記憶圖像,再現生活中的清楚與模糊的眼光。 」
不過可惜的是,纖維做為基底材的型式在本次展覽中其實是可以更有企圖心的,畢竟纖維在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應用,從最基本的衣物等等都是最貼近人的物品,而作者在運用窗框比喻風景的同時,卻忽略了纖維本身帶給人的經驗,或者說,作者也可能認為只要運用了纖維就可以讓人自然連結到身體與衣物的記憶。
從呈現的方式來看,作者掌握了媒材的元素意義,卻忽略觀看的型式所帶給觀眾的暗示,畫布框的型式將纖維限縮在基底材的體驗上,這的確是強化了纖維做為藝術媒體的合法性,但是卻也限制了纖維本身所帶來的豐富意義,事實上纖維與人的關係是可以更多被引用為藝術的型式,例如以纖維來包圍展場等等,讓觀眾連結纖維與衣物的關係,同時也依然還是可以成為影像的載體,甚至可以深入的討論影像、纖維與身體的記憶連結;我們欣見年輕藝術家探索新的媒材,但是也期待能夠這樣的探索是更有企圖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