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美展看攝影
Author: [2014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4年08月29日 10時17分
圖版提供:陳韋鑑
全國美展復展以來,至今走入第三屆,復展以來即分十項類別收件,包括新媒體藝術等新興類別,但是這樣新設類別能夠回應當代藝術對邊界的探索嗎?例如,當我們走在繪畫與攝影的展場,卻發現很難分辨其中的差別時,或許這是個思考的起點。
由國立台灣美術館主辦的「103全國美術展」於6月21日至8月24日展出,徵件類別計分水墨、書法、篆刻、膠彩、油畫、水彩、版畫、雕塑、攝影、新媒體藝術等10類,總收件數達1,124件, 展出百餘進入選、獲獎作品。
走進展場我們可以看到,作品主要分類是以媒材為主,不過若是以表現出來的形式來看,以攝影與繪畫為例,其實很多作品的差異性越來越小,例如今年的攝影金牌獎<衣櫥裡的秘密>,乍看之下似乎與繪畫差別不大,尤其當攝影類別並不禁止電腦修圖時。
提出這個觀察的目的並非是呼籲作品要合乎傳統分類,相反的,從這些作品我們可以看到全國美展在面對當代藝術越來越活躍的狀態下,顯得有點無能為力,苗之珊的作品<教室計畫>可能比較接近觀念藝術,然而以媒材來分類恰好對當代相當流行的觀念藝術無能為力,參加攝影類別可能是因為攝影的紀錄本質而獲得合法性。
當然,分類問題即便是在藝術大學裡就未獲得解決,另一方面,以台灣藝術環境來看,或許主辦單位試圖與台北雙年展等當代藝術為主的展覽作出區別,然而,我們可以從展出作品中看到,藝術的發展不只是專業藝術家在最前沿的突破,一般藝術愛好者與業餘創作者對藝術的概念也持續進步,這更讓我們看到展覽的影響力。
當我們看到國美展參展者從相關科系學生、專業藝術家到醫師、甚至是牧師時,可見以"全國"為名的的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是否有相對的影響力呢?當年暫停展覽的原因很複雜,但是失去回應時代的能力也是重要的聲音,復展以後如果光是依靠增加媒材類別,未來可能有更多的媒材等著參與,例如,電腦繪圖與行為藝術等等,藝術場域的擴展並不是跑馬圈地的把學運放進來就好,內部如何回應、詮釋與連結才是可能性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