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五個衣櫥
Author: [2014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4年09月15日 11時14分
評論的展演: 國立臺灣美術館 2014數位藝術策展案「她的五個衣櫥」
圖版提供:陳韋鑑
其實如果光從策展論述來看,這似乎是個以當代科技藝術連結女性內在思維的展覽,不過實際來看,其實作品類型不只有私密的情結,在敘事上也包含大敘事類型的作品,雖然作品數量並不多,但是不同類別各有精彩,或許正如策展人所引用張愛玲所言,「我們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裡。」
8月30日至11月23日,由曹筱玥與林昱君所策的《她的五個衣櫥》在國美館的數位方舟,邀請五位藝術家,共展出七件作品,以科技藝術為主,包括錄像與互動裝置等等,不過展名雖以女性為主,但是參展藝術家非全數都是女性。
走進展場第一件作品是林昱君的<我想我是她/我想我不是她>,在五面牆上投影萬花筒式圖案,觀眾走進後圖案變化暫停,將觀眾影像投影出來,站在投影前的觀眾會看到自己的影像與影子同時存在四面八方,借由影像隱喻意識,並以錄像迴路將身體介入空間凸顯出來;緊接著是駱立真的兩件單頻道錄影,其中<甜蜜家庭生日快樂終極版>以家庭的模型為主,背景音樂是生日快樂,藝術家以極富節奏感的運鏡強調某些模型家具,具有相當的諷刺效果,而且相較於許多單頻道錄影的作品在時間與節奏上的拖戲,兩分多鐘的長度相當準確的表達出其意圖,不過相對來說,其後雙螢幕呈現的<許願01’許願02’許願03>中,藝術家試圖以三位女性在生日許願的情境來表達其生命故事,同樣的節奏感反而似乎讓敘事無法承受故事本身的重量。
曹筱玥的<花漾心>可能是在形式上最符合展名的作品,由三件白紗、投影與互動裝置構成,觀眾對麥克風吹氣後,白紗上的投影從玫瑰花變動到羽毛、最後展翅;克里斯多夫‧科爾曼與拉蕾‧梅蘭的<W3FI>討論台灣網際網路的社交平台,邀請觀眾拍攝大頭照後,影像成為作品資料的一部分,<相識的構築>以壓克力葉片與LED燈與電線呈現樹木的外型,據悉作品可以感應觀眾手機打開Wi-Fi功能,越多人使用則會越亮,可惜觀展時只有筆者一人在場,無法看出差異。
整體來說,有不少作品是互動式的,但是完全缺乏說明,只能依靠工作人員現場指導,當觀眾人數更多時,缺乏引導的互動很容易損壞作品,事實上<W3FI>的攝影功能也出了問題,需要工作人員在旁代為操作,;我們可以理解策展人或是藝術家不願意有過多的說明,干擾觀眾對作品的感受,但是如果連基本的操作都需要館員以口頭分享,實在是太隨機、太可惜,或許將會有很多觀眾錯過與作品互動的機會,以此而言,或許館方可以提供更多的協助,除了減輕現場工作人員的負擔外,讓觀眾也可以更明確的體驗作品,並且減少作品損壞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