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的詠歎 -- Shapde 5.5
Author: [2014 特約評論人] 貧窮男 , 2014年10月05日 00時31分
四邊被拉扯張開的白布,前低後高在舞台視覺中漲滿成一個斜台,爬出了一抹嫣紅,如初生的胚胎,如大野一雄的大紅玫瑰,如土方巽拍攝那奔像大海無頭雞的無助與生命力,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拖地紅」中那如老妖般的鳴吼,如同魔鬼終結者一般,宣示著:I’m back!
那是守曜獨特的招牌聲音,也是進階版,在封閉的小劇場空間中,比起「拖地紅」街頭儀式的被稀釋,更是澈骨般的深刻,過耳難忘,宏亮尖促,渾圓能量中夾雜著幾絲可怖,一聲接著一聲彷彿永無終止,伴隨著高潮過後,是投影的出現,疊上8MM放映機投射的影像,以及好熟悉又陌生的捲盤帶發出的嘶嘶聲響。投射在那白色斜布上,卻隨著白布四個角落的高低移動,原來有四層白布在空間中張揚出變化萬千的可能。
接著上場的守曜,戴著領帶衣著正常,宛如他人生中不同身份的分裂,用英文唸著「馬克白」劇中一個小片段,以各種聲音的可能,各種年齡各種性別各種角色,不斷不斷的重複著這個片段,一如這段台詞的一開始「Tomorrow,and tomorrow,and Tomorrow…」。
在如同歌劇女聲的伴奏之下,守曜展現了一種如QUENN合唱團的迷人的姿態,在舞台、投影與配樂等全部到位的支撐下,完成了當年小劇場無法到達的成熟狀態,以超越舞蹈的肢體,超越戲劇的聲音,以個人表演者的姿態,向世人昭告著當年台灣小劇場曾經擁有的高度,立下了所謂表演的典範。
結合了數位投影,8MM與16MM的投影機,重疊投射在吳季璁設計的多層次不斷變化的張力布上,以及投射在劉守曜的光頭與肉體之上,在塑形與幻滅之間,隨著四層布幕的高低變換與表演者的錯置其中,形成一種流動般的視覺趣味,有著國際風格般的舞台視覺。
整個演出以完整成熟的姿態讓我們重溫當年的小劇場,其實已經不是小劇場,已經精緻形變成可以登上全球藝術節的實力派節目,也讓劇場的新血熱血們,有了努力的目標,原來聲音可以如此多變,原來肢體有如此強大的能量,這是一齣年度的經典,一如那一抹嫣紅的視覺造型,印在腦海記憶的深處。
圖版提供|身體氣象館 攝影|馮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