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TWO PLAYS on the TENTH
分享 | 瀏覽數: 714

TWO PLAYS on the TENTH

Author: [2014 特約評論人] 貧窮男, 2014年11月27日 17時07分

莫比斯圓環公社《跟著沙彌moon walk去》,圖版提供:莫比斯圓環公社

 

TWO PLAYS on the TENTH

連著兩個週末在10樓的水源劇場,看了兩齣戲劇,莫比斯圓環公社的「跟著沙彌moon walk去」與動見體的「離家不遠」。 

兩齣劇兩種完全不同的創作類型,莫比斯圓環公社在歷經與Phillip Zarrilli的工作,合作出台北藝術節的 《九面芙烈達》之後,推出的「跟著沙彌moon walk去」,延續了之前作品「十牛圖」的禪意,,同樣的以李蕭錕「沙彌」系列畫作為發想,創作上也以拼貼的章節來構成一個簡單的,後設的概念與故事。而一直以來莫比斯走的路線就偏向果托夫斯基,而非寫實的表演技法,以各種現代劇場的技能或是各種藝術的形式去填滿「空的舞台」。 

這是一齣用月球旅行、探詢長生不老藥的旅程來包裝,以科技與哲學,信仰與浪漫,提出的大哉問作為對話,有著星際效應般的科學奧義,與禪宗的飄渺機鋒,再加上現場的配樂,擊鼓、影像所完成的旅程。 

定調在喜劇的演出,並沒有完整的,嚴謹的劇情,透過一段一段對科學對禪宗的提問,拼湊而成,雖然鬆散,但還能在如此嚴肅的命題下,玩出了喜劇風格,並非全然是語言上的趣味,多數是肢體上的,或說是屬於莫比斯加上姚尚德的喜劇風格,甚至在觀眾已經忘記了在月球設的設定時,還能夠以後設的形式收場結尾,徹底實現「空」的哲學與境界。 

雖然擊鼓、與現場的音樂豐富完整了演出,擊鼓的確有種洗滌靈魂的效果,但總有一種全部梭出,有什麼通通用上的感覺,像是一場秀,一段一段節目的安排,或像是CD,一首歌之後是一首歌,彼此之間也許有關連也許無關連,但這就是一張專輯,是有一個「主題」與「TITLE」的專輯。 

動見体《離家不遠》,圖版提供:動見体,攝影:王閔亘

另一場演出動見體的「離家不遠」,感覺是延伸了王靖惇 的劇作「屋簷下」、「台北詩人」,以「家庭」為核心,呈現出台灣以家庭為單位的團體,光怪陸離,那麼貼近熟悉又那麼遙遠疏離的種種現象,但節目單上的劇本是演員們集體創作而成。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永遠是王靖惇說不完的故事。「離家不遠」將這個家庭擴大,兄弟姊妹兩代之間,連節目單都要畫出線型圖交代彼此的血緣姻親關係,也使得這次演員陣容的龐大與水平,都超越以往,連帶的整個製作也很驚人,舞台找來國家文藝獎的得獎人王孟超來設計舞台,以現代藝術為背景,流線造型的沙地為舞台,極強的視覺有著強烈的現代感,卻包圍著傳統家庭的保守觀念,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家族關係是一個個難解的節。

導演符宏征運用了慣用的手法,開場的收音機,重複的語言與重複的動作,如遊魂般的逝者共同見證著家庭的興衰,如舞蹈般的佈局與構圖,也敵不過嚴謹劇本本身的力量,甚至想透過舞蹈描述角色彼此間的牽扯,都顯得多餘,家庭間的關係已經根深蒂固在觀眾的血液之中,無庸解釋,也說不明白。 

以這兩齣戲來作為舉例,一個是以實驗概念肢體為先行的演出,一個是以劇本為核心的演出,而這兩個劇團,剛好是台灣中生代劇團的代表,兩種演出形式也構成了多數小劇場的創作模式,隨著技巧日漸成熟,創作的形式逐漸穩定,但也意味著實驗性的嘗試越來越少,逐漸朝向專業,掌控風險,或是某種框框靠攏,無所謂好或不好,畢竟上一代的小劇場從未走到這麼遠,新一代的劇場也另闢蹊徑,各自尋找未來的可能。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