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國美館<看見的時代-影會時期的影像追尋> 
分享 | 瀏覽數: 1437

國美館<看見的時代-影會時期的影像追尋> 

Author: [2014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 2014年12月02日 10時30分

圖版提供|陳韋鑑

     在人手一機的數位時代,攝影極有可能大眾接受度最高的藝術類別,然而卻也可能是當代最眾說紛紜的藝術類別,除了各種理論的介入與闡釋外,攝影史、尤其是台灣攝影史相對於藝術史的缺乏也是原因之一,國美館目前展出的<看見的時代>著實為此做了初步的探索,值得關心台灣攝影史的朋友一看。

  11月8日至2015年1月25日,國美館展出<看見的時代-影會時期的影像追尋>1940's-1970's展,由簡永彬擔任策展人,這是國立臺灣美術館接續「凝望的時代—日治時期寫真館的影像追尋1895~1945」的後繼展,同樣由簡永彬持續建構其台灣攝影發展脈絡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曲。此次參展人數達135人,近五百件作品 。

  場內依序以「晃動的身影-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下的視覺凝視1940~1945」、「『快門三劍客』的登場及其影響-光復初期的攝影狀態1945~1960s」、「影會時代的開啟1953~1970s」、「影會之外」、「影會時代的精髓-榮銜與比賽」、「自己主張到另一種聲音-都會與地方的攝影群對寫實主義主張的差異」、「人體攝影在台灣發展的軌跡」、「彩色攝影在台灣發展的軌跡」、「後影會時期的來臨-現代攝影思潮的開啟」、「V-10視覺藝術群的登場到自由攝影者的濫觴」等十項子題 ,雖然展出作品眾多導致須分為兩個展場,然而在動線與時間軸的安排上,配合得相當流利。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時間軸以外,本展還有兩個特別的展區,「被遺忘的現代紀實攝影大將張士賢(1925-1968)」與「台灣攝影文獻室1940s~1970s」,試圖補遺當時的時代氛圍,而相對於時間軸線,策展人也將部分地方相關社群延攬進展覽,可以看見策展人的企圖心。

  對攝影愛好者來說,從初步的紀錄功能到美感追求在現代相機強大的功能下已經越來越快得到滿足了,那麼攝影是否還有其他可能性,提出這個問題的攝影愛好者在尋找相關社群時常常會發現台灣各地的攝影學會及其已被器材僵化的美學,不管我們對此滿意與否,這些美感是如何造成的?有過哪些人的努力與拓展?透過對台灣攝影史的追求,可以有著其中一種入門的線索。

  當然,當下的攝影學會與展覽中的"影會"並不完全相同,但是早期台灣攝影在美學與制度上的影響,主要都是依靠創作者建立,因此,相對於論文式的抽象探討,展覽現場以時間為軸、以創作者及圖像作品為主要呈現內容,的確讓觀眾一目了然,對一般觀眾來說是相當友善的。 

  對許多人來說,包括我自己對展覽中的論述有更多的好奇,覺得有許多討論的空間,不過這正表示展覽成功的引起觀眾的興趣,也更讓人期待該系列展覽的第三部曲,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可能是與<台灣雙年展>撞期導致相關的活動與宣傳似乎不足,在推廣上是相當可惜的。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