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黑白切《借作品》
分享 | 瀏覽數: 662

黑白切《借作品》

Author: [2015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 2015年03月02日 10時02分


圖檔提供|陳韋鑑 


  對於拜訪過「黑白切」的觀眾來說,多半會對其身處的忠信市場感興趣,而「黑白切」夾雜在民居、市場與店面中,不時舉辦各種活動號召各類觀眾參與,甚至吸引更多的咖啡店等藝文空間加入,當地居民如何看待這樣的變化?這些問題同時也會引起藝術家的興趣,相較於過去藝術家的關懷,這次展出向當地居民《借作品》的展覽又有什麼不同?

  2月1日至2月28日,在忠信市場的「黑白切」,展出林昭廷個展《忠信市場-「借作品」》,在空間中有著不同的桌、椅、箱、梯與鍋等物,而在各個物品前則是有標示擁有者名字的字卡,例如"豆花阿嬤"、"鳳山伯"或"內巷咖啡"等等,展場正前還有"忠信市場小朋友"區,有著來自不同小朋友的卡片或手繪等,在櫥窗外則是掛有說明書,上有各物品及出借者的簡介,同時在櫥窗外的柱上螢幕,似乎是播映商借過程,可惜筆者前往參觀時正故障中。

  去年二月份的黑白切展出的剛好也是以忠信市場為主題的《忠信經》,借用佛經的模式記述忠信市場的過去與現況,相對於此,《借作品》並未將忠信市場視為一個整體,放置在都市空間重劃的情境下來看,當代藝術與文創商店的空間介入等媒體常強調的特色在《借作品》中並未強調,作者借由物品凸顯的是當下的住民,包括的原住民與遷入的藝文工作者等。

  在潔白無調性的展場中擺放的各種物件,超越了以物喻人的功能,藝術家的原意可能是試圖以黑白切的合法性,讓庶民生活的物品代替成為藝術品,借由物品被空間轉化身分,由原來的日常用品轉化為藝術品,同時也讓出借物品的住民們轉化成為藝術家;然而可惜的是,這種類似博物館將日常生活斷裂為展品的作法,缺乏與原來身分的連結,讓轉化成藝術家的文化象徵無法迴向到提供展品的這些住民們,結果呈現的可能只剩中性的"歷史感"。

  當然,根據展場的說明,整個互動的影音紀錄與訪談雙方所引發的後續思考還在進行中,所以極有可能故障中的影音資料其實呈現了前文所提及的"身分的連結",不過更多的連結顯然不是依靠口傳採訪,在藝術的場域裡,文化符號的轉換可能有更多的需求,而若果如是,顯然該影音資料是本展的重要呈現元素,藝術家可能要考慮展出形式上的比重以及展出維護等問題。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