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從傳統跨界,再反向自我嘲諷:短評張徐展《自卑的蝙蝠》個展中的語藝策略
分享 | 瀏覽數: 2238

從傳統跨界,再反向自我嘲諷:短評張徐展《自卑的蝙蝠》個展中的語藝策略

Author: [2015年特約評論人] 邱誌勇 , 2015年04月10日 14時37分

評論的展演: 張徐展《自卑的蝙蝠》


圖版轉載自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官網

傳承自紙紮工藝的成長背景,頻繁接觸著神怪與生死送往的故事,讓張徐展的歷來創作充滿著怪誕、奇異與荒謬的特質。在《自卑的蝙蝠》個展中,張徐展利用晝伏夜出「蝙蝠」的習性作為隱喻,以「自卑」為自我嘲諷式的修辭,把手繪動畫的手稿與偶動畫製作過程的陳列與造型充分展現成當代的裝置藝術,結合簡單的機械動力,多屏幕投映,光影設計,以及巧妙的展場動線設計,讓觀者猶如走進「蝙蝠洞穴」般的傳統手工藝世界,感受如輓歌樣的詭異氛圍,藉此探討當代社會中的諸多荒謬現象。

張徐展的數位影像並非在於探討數位影像的真實性議題,而是聚焦於其中所隱含的社會道德意涵(socio-ethical implications),即:數位影像建構的過程,及其背後的再現的與認識論的原則。簡言之,其所關注的不是數位影像如何「扭曲」(distort)它們所再現之物;而是在於關注數位影像如何「建構」(constructions)它們的再現物。在《自卑的蝙蝠》個展中,張徐展利用傳統手工藝結合新影像媒體藝術的展現策略,寓意著媒體與科技的擴張已深入人們社會生活細節的事實,並展現出數位媒體普遍性的拓延。因此,在個展中,其創造出充滿媒介性(mediality)元素的藝術品、環境氛圍、紙紮戲偶的表演,以及裝置外,更標誌著這些跨界的媒體元素(如:素描圖像、活動影像、聲音、立體造型、空間,乃至文字)之間的交互融合。

更甚之,在《自卑的蝙蝠》中,張徐展從手繪物件、偶動投影裝置,單頻道動畫的「影像日誌」系列、五頻道的《陰極射線管的神祕儀式》,到近來的「新興糊紙店」系列,展現了數位影像的異質(heterogeneous)特性,不僅因為它們的製作模式,更是因為透過一貫的黑色幽默的視覺語藝,展現物件(objects)、場景(scenes)之間極為不同的關係,以及它們極為不同的美學表現(appearances)與功能,藉此諷刺著台灣傳統產業長久以來在產業外移與快速科技化的轉型經濟中快速凋零的窘境。

總體而言,《自卑的蝙蝠》中利用多元媒材與多種展現的視覺語藝策略,策動了一種提供傳統媒材以永不停歇的方式維持自身存在的開放式敘事,邀請觀者邁入一個被構築而起卻有著不同意義的幽暗情境,產生差異解讀上的幽默趣味。可貴的是,張徐展對處於同一巨觀社會結構下的個體產業進行拆解,卻成就了個體自有獨特的辨識度。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