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形‧動─國際文字影像藝術展」演繹「文字—影像」交互辯證的多種樣態
Author: [2015年特約評論人] 邱誌勇, 2015年04月11日 16時50分
評論的展演: 「形‧動─國際文字影像藝術展」
現代人的生活幾乎是發生在螢幕之上(onscreen),使得電腦和數位再現的視覺媒介逐漸變成人類工作與生活的核心,而影像的支配性亦成為當代社會中最大的特色之一。不同於傳統的攝影複製影像,數位影像乃是藉由電腦程式處理來成形;也就是說,我們都是這個動態影像文化(moving-image culture)的一部份,我們的生活世界便是一個電視、電影與電子式的生活。而任何個體幾乎都無法在日常生活中,從動態影像、電子科技、電腦科技,以及傳播網絡之客體現象的互動中逃離。這些客體現象將我們成功地轉換成主體。其中,我們必須體認的是,這些數位影像仍無法避免地需要將現實世界中的實體影像視為對照的對象,缺乏這些視覺化的電腦程式語言,數位藝術的創作則無法成為可被觀看的視覺影像。且如同史都爾・摩斯洛坡(Stuart Moulthrop )試圖在數位時代中重新定義人們觀看電子化書寫模式中的文字與影像意義,並作為一個我們觀看數位美學情境的定律。
由國立台灣美術館主辦的「形‧動─國際文字影像藝術展」以呈現動態影像中的文字運用為概念,企圖彙整、分類自十九世紀末動態影像發明以來,動態影像中的文字藝術,並邀集百部以上的國際影像作品,以及臺灣新媒體藝術家的創作,藉由展示彰顯文字、動態影像與科技三者間的緊密關聯,深入探討文字、動態影像與科技在人類文明與藝術創作上所發揮的影響力,及其如何影響人類思想與行為模式。展覽作品橫亙了上百年的歷史,更從默片時代、早期前衛主義時期的影片、字母派(Letterism)、閃爍(Flicker)、聲音詩(Sound Poetry)、文字詩、結構電影、擴延電影、實驗電影、前衛電視創作、敘事動畫、錄像藝術、片頭與預告片設計、廣告與音樂錄影帶等十餘種不同類型的影像造型與內涵,演繹「文字—影像」交互辯證的多種樣態。
觀看著目不暇給的影像片段,時而堆積於同一終端設備中,時而放大到整體空間情境裡,或許難以理解數以百計的影像(造型)展究竟帶給人們什麼樣的啟發,這些影像對於我們理解視覺文化所造成的衝擊或許並不是特別明顯。然而,這些影像對於當代視覺藝術、前衛藝術、流行文化與新媒體藝術的發展卻有著根本性的形構力量。文字與語言的視覺化(visualization)創造了當代藝術的物質性,這個影像背後所呈現的「文字—影像」難分難解的辯證邏輯,正式當代影像藝術根植於環境與人類感知系統中的最佳例證,並指涉著一套「文字終究仍是影像」(The word is an image after all)的新認識論。「形‧動─國際文字影像藝術展」中的作品有著此般的共同特徵,不僅在於它們皆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探討文字與影像之間的關係,更透過實驗性的手法,顛覆我們對於文字、文本、書寫、以及藝術的經驗與觀感;也就是說,創作者與作品皆試圖藉由視覺科技的特性設計創作出一種體現的藝術表現,藉此引發對於視覺藝術創作的異質本質與美學本質的反思與重新認識。
再者,視覺媒體與互動展示的當代藝術創作已經日漸成為主流藝術創作中的重要部份,讓觀者在實體、文字、影像或聲音所環繞的環境中進行互動,體驗著視覺設計與影像創作程式在視覺、音效、圖像設計和認知心理接受方面的技術,並使得這些設計能夠在觀看的過程中更佳的強有力,且更加的具有彈性。「形‧動」一展中蘊含著當代藝術中「超媒體性」(hypermediality)的性格,觀者可以透過簡單的介面設計,與影像做有效的感知互動,儘管螢幕上所呈現的影像(客體現象)是電腦、攝影機、投影機以及潛藏在這些科技裡的程式語言所產生的結果,但是,作為一項影像藝術作品,倘若不是開始與螢幕上的文字—影像進行互動,那麼這些影像則無法成為一個有意義的藝術品。因此,影像藝術美學的重要性不僅在於科技(無論傳統類比或數位)的本體結構,也同時在於科技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上。
由此可見,「形‧動─國際文字影像藝術展」中所強調的「文字」實然都是創作者即透過程式語言的編寫與設定,將文字轉化為空間的意像(textual visualization);同時也讓文字成為動態的並隨著時間流逝而變化。如此一來,文字不再侷限在文字文本之中,反而成為一幅動態的空間影像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