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黑白切《Herstory / History》
分享 | 瀏覽數: 569

黑白切《Herstory / History》

Author: [2015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5年05月18日 10時23分


圖版提供|陳韋鑑

  以Herstory / History 作為女性主義討論的起點是很常見的,只是當Herstory都可以是女裝專櫃的品牌名稱時,性別議題如何跳脫相對論來面對更多元的議題,可能是比較需要關注的角度,而當藝術家以此為主題展出時,當代觀眾期待的可能是更為深入的探索。

  5月11日至29日,李淑貞 在黑白切舉辦《Herstory / History》個展,展場最明顯的是正對門口的牆面上寫著斗大的"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在其中的"得"與"不"上分別畫上紅圈,門口的其中一個落地窗上寫著"你的恐懼、我的憤怒、她的鄉愁、他的眼淚、他的現實、他的規矩"等等文字,約有一半的地板上鋪著泥土;泥土區左右的牆面上各有一個水滴狀的圖形,上下分別各有一條線,非泥土區的牆面上,一面上書寫英文"If the fiction were true,Herstory/History can be headed "下面則是一行英文單字,對面的牆上則是紅色方形色塊上書寫一行英文單字。

  相對來說,花了這麼多字數形容展覽裡的形式,主要是因為,如果從空間外看進來,最一開始的印象會是空曠,一種看似現代主義的簡潔,但是整體來說主要的表現是運用文字,需要細看才會發現那些土壤、色塊與水滴狀的元素,畢竟文字本身就有相當明確的意涵,尤其是以"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或是以"他"、"她"為對比,會讓人直覺得去面對性別關係中的兩性關係。

  雖然在多元認同的時代,我們對性別關係的理解不再只是限於兩性,即便是如此,對許多人來說,性別問題很多實況還是在兩性問題中;藝術家在展覽中運用的這些細微元素,包括看似淚滴的水滴、水滴下的土壤等等,在觀眾的視線裡彷彿是那些文字與空曠空間的附註;第一印像空曠空間對應到Herstory等文字,彷彿是嘲諷口號本身的空曠,然而這些附註似的元素,其實需要耐性觀察,只是我們不知道,在淚滴澆下土壤後,在這麼形象的語彙下,是不是有值得期待的作物會從土壤中生長出來突破文字與空曠空間的對應。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