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評羅禾淋的〈數位佛陀〉
分享 | 瀏覽數: 927

評羅禾淋的〈數位佛陀〉

Author: [2015年特約評論人] 邱誌勇, 2015年05月24日 21時27分

評論的展演: 「最後的佛陀:羅禾淋個展」

「技藝」(craftsmanship),以及「科技」此一與機械主義(mechanisms)縝密聯結的觀念,其意義上已經在後媒體的數位世代中產生重大的轉變。透過「數位複製」(digital reproducibility),科技媒體亦不斷地將不同空間經驗轉變成實際的「生活空間」(living spaces),並朝向多元時空體現形式,以及對於符號物質性的關注,同時對於「真實」的理解也開始產生轉變。羅禾淋的〈數位佛陀〉便是翻轉了技藝與科技的傳統思維,以多種繁複的數位科技作為創作工具與藝術語彙,達到精密雕塑的計算效果,探究「什麼是虛擬?什麼是真實?」的辯證關係。

〈數位佛陀〉以數學公式與工業設計的方式為核心概念,創製一尊抽象與幾何的實體動力雕塑,當使用攝影機擷取此雕塑後,雕塑的影像經過電腦運算,將實體雕塑解碼成一尊寫實的佛陀雕塑於影像的虛擬空間中。在現實中,人們看不見的雕塑原型,在虛擬的世界中卻可以感知到原本雕塑的全貌,讓「抽象—虛擬」與「具象—實體」的理性邏輯對應產生錯位,進而成為「抽象—實體」與「具象—虛擬」的交互關係。〈數位佛陀〉運用資訊理論中「編碼」與「解碼」的概念,作品中的抽象雕塑被馬達帶動,並進入影像世界當中,轉變為一尊具象的佛陀,展現一種對於「新」的欲望,以及「新」的產製關係,並以一種關於「虛擬影像」以及「實體物件」之間的概念架構來執行,試圖跨越存在與事物、真實與虛擬之間的界線,並藉著指出從「再現到科技在美學上的體現」、從「身體到非物質的主體性」、從「視覺主義的透視主義到虛擬體現運動」、從「運動到時間」之間的轉變,來重新界定「科技—科學」(techno-scientific)的美學詞彙。

〈數位佛陀〉正是關於實體物件的視覺運作,轉變成影像的一種本質,也不斷的呼應媒介的雙重本質——將事物轉變成可見的影像,但同時在影像背後卻仍舊是一個不可見的結構。其本身的表現(performative)本質似乎提供我們理解影像作為體現藝術的機制(agency)以及媒介者(mediating agents)的角色,並關注一種在實體物件中不可見性的美學、虛擬影像中的可見幻象,以及另類的主體凝視觀點;也因此,著重於可見性(visibility)與扭曲(contortion)、物質性與媒介性之間的相互交纏的關係。據此,可以發現,〈數位佛陀〉讓影像中的缺席及不可見性變得可見,他們也同時隱藏了物件的在場及可見性,以及重新對「虛擬性」(virtuality)的概念提出更為顯著的觀點。

總之,在〈數位佛陀〉中展現出一種媒介的異質集合體,此種異質集合體式技術性圖像的魔力則是一種「程式」,藉由技術性圖像的非符號性特質,促使觀者在觀看圖像時,轉換物件與圖像之間的真實對應關係,同時也讓它們俱備象徵意義。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