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魯拉魯先生的草地》
Author: 邱書凱, 2015年05月31日 15時26分
評論的展演: 《魯拉魯先生的草地》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魯拉魯先生的草地》
演出:偶寶貝劇團
時間:2014/03/14 14:30
地點:臺南市立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文 邱書凱(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魯》劇取材自日本繪本作家伊東寬《魯拉魯先生的草地》的同名作,主角魯拉魯先生是位年長者,對於自家庭院所種植的草地具強烈地盤性,只要一有動物步入,便以工具驅趕之。不過,「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隻鱷魚的突闖促使主掌故事霸權的角色產生顛覆輪轉,如是,魯拉魯才得以在他者的觸發下意外領略「分享」的真理。演出文本架構與繪本情節大抵相同,藉由不斷驅逐魯拉魯心中的入侵者塑造他偏執的性格;唯獨在後半段創作者安插建造「籬笆」與動物鬥智的橋段以強化該角色頑強的抗拒特質。整體觀下,經由劇場魔幻空間的包裝,演出具體地活化原作抽象平面的視覺感,透過偶的互動與聲音、燈光在時間與空間下的推轉、舞台對於整體環境的捏塑等,有機地喚起圖像中的生命力。
全劇以「偶」作為表演主體,因此各設計的建構皆環繞著此創作元素作思索,意圖捏塑出富饒的偶戲世界。自開場起,地面探頭的小草隨著燈光流轉而發芽;大地色系的動物們如變色龍般隱身各個角落,拭去鮮豔的外表,僅以自然界中可取之物,如:木塊、葉片、樹枝作拼貼組合,拭去色彩卻意外在動靜間增添驚奇;而唯一的人類─魯拉魯先生則經由重複的哼曲與肢體滿足兒童觀眾的預期效應。兩位操偶者細膩地透過物件動態節奏的安排刻畫其「表演性」,活化場上各式角色的特徵與關係,並透過多變明瞭的聲音表情取代語言的僵直、刻板,著實打破兒童戲劇預期的可能,為觀眾播下新的刺激與養分,而屢屢稚嫩的呼嘆聲可謂最佳的佐證。
固然如此,作為三歲以上親子共賞節目,以耗用在建立認知上的時間卻間接延宕劇情節奏的鋪排與推進,使兒童觀眾難以在演出中全神投入。而「偶」的形象雖創意十足,但開場生物中─蟋蟀與狗在音色與形體上即成為整齣戲的認知基模(schemas),部分舞台也以寫實物件的童趣版為藍圖,以致後續如巨型禽類、「ㄩ─ㄩ─」叫的幼雛或發出「ㄠ─ㄨ─」咆嘯的抽象物種,促使認知稍嫌成熟的小觀眾不斷於當下提出「那是什麼」的疑慮,如是,膠著下的不解亦化為門檻,堆疊於心中。再者,相對於繪本中明亮的色調,劇場版本的「聲」與「色」卻反其道而行,例:低頻的弦音令人感到緊張、壓迫,當冷色調的光束進入而產生加乘的效果時,不論年齡長幼,都直接地刺激感官神經並導向生理上的不安與畏懼,驚魂未定的同時,呱呱聲又如「西北雨」般傾洩而下,釀為場上的尷尬,形成場下的焦點。
童年,「本我」自然地顯露出生物的佔有慾,關於物品的所屬與他人間的界線標示嚴峻。在本劇多樣的遊戲概念下,「跨越」漸漸地象徵和善,作為樂於共享、相處的溫和表徵,也除去人與動物間的抗衡與藩籬;包裝在此下的正是兒童熱衷的音樂性、反覆性與色彩性,豐富的戲劇元素在創作者的耕耘埋下觸發的種子。然而,種子的發芽與成長仍仰賴農夫的經驗與方法,確切熟習其合適的環境與習性後,才得以豐收碩果、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