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何處是身體的展現:《Re-Second Body》對身體知覺的再次探問
分享 | 瀏覽數: 2375

何處是身體的展現:《Re-Second Body》對身體知覺的再次探問

Author: [2015年特約評論人] 邱誌勇, 2015年07月14日 22時03分

評論的展演: 安娜琪舞蹈劇場《Re:Second Body》


圖版提供|
安娜琪舞蹈劇場    攝影|鄭敬儒

 

身體的議題無所不在,從哲學、女性主義、文化研究,到科學研究,人們似乎不斷地重新探索與重新發現身體的意涵,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因為人類必須對於自身處於二十一世紀所遭遇的多種數位科技的具體化進行反思。透過當代新媒體科技,我們的經驗不斷地被置換,透過現實生活中的媒體科技,人類得以超越所處的時空場域,得到自我身體超脫的想像,這般的景況亦深刻地影響著當代藝術創作者。從《第七感官》、《Second Body》到《Re-Second Body》,安娜琪舞蹈劇團透過舞蹈與數位藝術跨領域的應用與表現,思考著當代媒體科技具體化下所體現的身體,及其身體意象,並反思身處後人類情境(Posthuman Condition)之中的己身。安娜琪的系列創作更是不斷地在實際互動的過程中體現出來與傳統藝術相異的表徵,安娜琪的數位藝術表演發展出的沈浸式體現美學(immersive embodied aesthetics),使其創作直間或間接地與身體產生連結,更擴大了人類身體的表達潛能。

《Re-Second Body》從透過移動跑步、屏氣喘息、距離空間、物件摩擦與聲音回鳴等聲響想像身體的存有開始,提問從生物性、社會性到科技性的後人類身體如何被重新定義。逐漸地,從末梢關節的脈動開始到全身關節行雲流水般的律動,表意著從肉身的甦醒到透過社會性的學習獲得技能的底蘊。緊接著,當影像mapping在肉身上的蔓延,宣告著人類從社會性的第一身體,邁入了科技興的第二身體,科技身體的體現印記在外在世界(地板)上,身體移動的路徑更相似一幅探索堪輿的地圖,光點游動猶如訴說著身體印記的存有。最後,從身體對影像的拉扯到影像反噬回身象徵著「科技上身」(Techno-body)的體現。其實,《Re-Second Body》的提問正是一種現象學式體現哲學觀的提問。體現的哲學所關注的焦點在於身體、科技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上,此種體現哲學即是伊德(Don Ihde)所謂的科技現象學。伊德認為,科技現象學是一種哲學風格,它所強調的是一種對於人類「經驗」的特定詮釋,尤其關注於「知覺」與「身體的活動」。[1]而伊德的科技現象學是源自於梅洛龐蒂(Marice Merleau-Ponty)的知覺現象學,梅洛龐蒂的現象學所強調的是人類意識的體現本質,並將身體的存在視為感覺與意義的起源與物質性前提。[2]據此,《Re-Second Body》的提問正是訴說著身體是主體意識的基礎,人類的主體並非一個笛卡兒主義式的心靈主體(非體現的主體),而是一種身體主體(body-subject)(體現的主體)。

無論是第一身體(肉身)或第二身體(科技上身),《Re-Second Body》認為我即是我的身體,我就是以我的身體呈現在他人面前,我的自我與他人的自我都與其處境(situation)息息相關,所以我的存在並不僅僅是我意識到我的存在,而是意識到我擁有這個存在。亦即,人是一種「在世存有」(Being-in-the-world),而身體即是作為在世存有的媒介,擁有一個身體就意味著被牽涉進一個特定的環境內,擁有身體就代表著我是這個世界上的存有者。正如梅洛龐蒂所言:「身體是在世存有的媒介,對於一個活著的生物而言,擁有一個身體就意味著我被牽涉到一個特定的環境裡,意味著我可以確定我與其他事物、與這個世界彼此互允著彼此的存在」。[3]從體現的概念切入,我們可以發現,《Re-Second Body》所碰觸到的身體概念,即是強調我們不僅只是意識性的存在,更是肉身性的存在;我們的視覺、我們的感知並未離開我們的身體。

當代社會是一個被影像、符號與視覺化的語言所圍繞的生活,而觀看的經驗是奠基於身體感知做為有表達意識主體之上的傳播行為。梅洛龐蒂便認為,姿態的感官並非是被給予的,而是被了解的;換言之,感官是在觀者角度之上的觀看行動。[4]觀者的觀看行為將物理世界與數位世界中再現的影像,透過其感知接收與表現的活動連結在一起。當觀者專心致力地觀看著《Re-Second Body》時,其有意義的主體身軀已經和介面連結在一起;《Re-Second Body》所應用的介面媒材也因此「局部地」被穿透。於是,第二身體油然現形。

 

[1] Don Idhe, Instrumental Realism: The Interface betwee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Bloomington: Indian University, 1991) 21.

[2] Vivian Sobchack, The Address of the Eye: A Phenomenology of Film Experience.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88.

[3] Maurice Merleau-Ponty,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 Colin Smith. (London: Routledge, 1962) 82.

[4] Maurice Merleau-Ponty,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 Colin Smith. (London: Routledge, 1962) 185.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