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但我忘了展覽的名字》寧森攝影個展
Author: [2015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 2015年08月14日 16時23分
圖版提供| 陳韋鑑
躺進棺材裡的人,通常沒機會自己出來說說感想,而這次在展覽裡,藝術家邀請觀眾親自躺進去體會各種滋味,並且在出來後透過書寫與繪畫等方式來表達出在棺材裡的各種感覺與意象,在恰好是農曆的七月半裡,對觀眾來說可能是個特別的經驗。
8月13日至30日,寧森在自由人藝術公寓舉辦個展《_____________,但我忘了展覽的名字》,展場分為一樓與地下室兩個部分,不分那個展場,在遮黑的展場裡,都充滿了各種雜物,在一樓展場中,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小螢幕與大型木製框架,木製框架裡的平面上充滿了許多方形小杯子,小杯子底部的圖形湊起來是個大的圖像,此外最搶眼的就是個靠牆擺放的全白色棺材,從另一側投影至棺材與牆面上;地下室部分則是提供手電筒,讓觀眾在一片漆黑中尋找作品,至少有四件作品,包括兩個微波爐造型物、一個木箱中有影像供觀看,還有一個小空間內兩個木箱,其中一個木箱中有著許多家庭相框框表著的圖像,而這些圖像放到另一個木箱中會在原有的圖像中又呈現出更多的圖像。
在棺材裡,會被要求閉上眼睛戴上耳機,眼前會有個小螢幕,隨著聲音播放顏色,這些顏色會透過眼皮讓人感受到色彩變換,耳機裡的聲音一開始會有著類似家庭生活的瑣碎背景音,接著是類似聖歌等儀式性的背景音,而顏色也會隨著改變,例如聖歌時是白色等,而在出棺材後,則是會被邀請在旁書寫或是繪畫出在棺材內的感覺,同時也可翻閱其他觀眾的紀錄。
躺在棺材裡,等著工作人員蓋上棺材相信對大部分的人是第一次的經驗,在棺材這麼強力的空間語彙暗示下,觀眾很容易進入自己的生命反思,而隨著眼睛閉起,耳機裡的聲音成為主要的敘事帶領者,聲音的敘事架構又以線性的方式從人世到死亡、甚至是天堂,在整個展覽裡,可能是最具敘事性的部分,而隨著時間過去,走出棺材的觀眾可能會有種類似重生或至少有被釋放的感覺,而在進入棺材前看到的那些以前觀眾們留下的訊息,這時又會推動走出棺材的觀眾一起釋放自己的感受。
作者在兩個展場空間中所呈現的是瑣碎的事物,可能不是非常容易直接理解,但是在棺材裡的經驗,那種線性的敘事暗示,反而讓空間裡的瑣碎帶有人世間的味道,人們本來就是依靠對瑣碎的訊息來建構自己的人世觀,由此來看,入口處的木製架構似乎是個不錯的序曲,提醒觀眾,藝術家對於"理解"的建構觀。
整體來說,藝術家在這個展覽中以敘事架構帶領觀眾進入各自的世界,以抒情、雜亂的空間布置建立氛圍,以棺材這個強烈的空間語彙帶領觀眾進入對話,雖然在細微的藝術語彙上並不那麼成熟精準,但是卻有著足夠的強度與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