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以光作為聲響展演的獨特媒介:短評《姚仲涵個展:時光現場》
分享 | 瀏覽數: 2005

以光作為聲響展演的獨特媒介:短評《姚仲涵個展:時光現場》

Author: [2015年特約評論人] 邱誌勇 , 2015年09月28日 19時50分

評論的展演: 【時光現場-姚仲涵個展】

圖檔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當代的聲響藝術已然是一個極度難以類目化的藝術創作形式;當人們的感官屬性不斷地受到新藝術形式的挑戰與刺激時,人們更難以界定「聲音是透過聽覺感知」的傳統思維。易言之,人們對聲響藝術的想像在數位科技融匯之下,將聲響訴諸於視覺、聽覺或觸覺感官融合的勢態已不言而喻。擅於結合聲音裝置、光影控制與空間感知的姚仲涵,一如慣常地將其創作的巧思透過燈管閃爍過程的明滅、啟動器衰變聲響的放大,以及空間的穿透性,將作品於空間中轉化為一種具有詩意的感知,更讓日常生活中生冷的物件(日光燈管)以一種猶如聲響展演場域中表演者的姿態呈現,誘發觀者/參與者在觸決、視覺與聽覺感知交互流通的多重感知。

《時光》、《LLAP》、《動次動次》三件作品透過各約五分鐘展演,在「機械裝置」與「軟體運算」兩部份之間,接續著完成一個聲音裝置的感知完整歷程。《時光》宛如是一個巨型的時鐘,透過計時讀秒的累進,讓觀者在機械時間流逝的歷程中,感受時間的內在意識,如同創造一個全新的生命體。更甚之,在「數字時鐘」作為一種符號的場域中,聲響似乎具有不在場性,但卻隨著更風格化的燈管明滅效果,聲響的「此時此地的在場」(here-and-now presence),以及其與視覺導向感知(光)的界線已然消失。簡言之,聲響符號(sonic signs)充斥在當代的視覺場域裡,讓觀者從「數字圖式」中感受聽覺節奏的存在感,藉由科技之眼展現不同於肉眼所窺視而得的機械律動之美。


《LLAP》則是透過幽暗空間中燈光與聲響的節奏變化,展演著獨特的詩篇,《LLAP》模擬聲音的實際移動情形,試圖讓聽者的耳朵變成一種「聆聽的眼睛」(a hearing eye),並讓觀者的身體轉化為一種「聽的身體」(the listening body)。作品透過電腦程式語言將聲音視覺化(visualization),創作了作品的物質性。意即:將程式語言與電腦符碼實體化。涉及了如何計算每個聲音與燈管明滅在該環境裡的狀態,以及聲響在場域內移動與改變情形;更讓抽象的聲源仍須根據聲音的距離、燈管的明亮、位置以及環境脈絡被推展開來。《LLAP》的觀者在幽暗的場域中反轉了以視覺為中心的主導意識,並將聲響提陳到與視覺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動次動次》中,姚仲涵試圖創造一種互動式的「音場」(sound field):一種身入其境的聽覺感受,觀眾透過互動,阻斷LED的光束,創造聲響與燈光變化。在此互動的情境裡,聲響的生滅不僅在不同客體間流動,同時也反彈於客體之間。於此,意味著物質性與非物質性的同時存在,一方面將虛擬的世界當成物質的,另一方面又將它視為一個瞬息萬變的連續體。此外,聲音在此作品中以「隱性地存有」姿態現身,當身體感知介入於其中,讓人們的身體與物件(可觸碰的舞台與不可觸碰的光)客體融合一起,透過感知的延伸,製造出聲音的顯性表現。於此,身體之外客體物件的存在是無法獨具意義地存在的,當觀者介入為作品的一部分,成為物件的介質後,完成了作品的展示/表演。

綜上而論,端以視覺感官來經驗這些裝置作品,或許已經滿足觀者的視覺經驗,尤其當這樣的聲響裝置又是懸掛於牆壁之上,或置放於美術館的空間之中,更不讓人質疑這樣的感官享受。然而,姚仲涵在《時光現場》的三件作品讓觀者不斷地遊走於視覺感官與聽覺感知的經驗之中,不僅以特殊裝置形式展現出藝術賞析的既定模式,更迫使觀者參與其中。聽者的耳朵或身體,以及聽的機制(mechanics of hearing)都處於重新定義的狀態。



相關評論

第十四屆第三季提名名單 --- 郭昭蘭

2015年度觀察報告 --- 張小虹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