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菜市場都該有自己的『黑白切』--高雄黑白切開幕
Author: [2015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5年10月12日 15時31分
圖版提供:蔡志賢
「每個菜市場都該有自己的『黑白切』」這是台中「黑白切」與「Z書房」創辦人邱勤榮的理想,雖然聽起來很夢幻,但是至少在最近,又多了一個城市的菜市場有了「黑白切」,除了多一個當代藝術的展出空間外,也讓台中與高雄的當代藝術有更多的連結可能。
10月1日至10月27日,高雄黑白切舉辦開幕首展,第一檔展覽展出彭賢祥個展《非黑》,高雄黑白切位於鹽埕區新樂街215號,周遭可連結駁二藝術特區,與台中忠信市場黑白切不同的是,高雄黑白切門口設置「句點」咖啡,由年輕藝術家擺攤販賣咖啡與藝術相關商品,同時成為展場管理。
邱勤榮表示,會在高雄開設黑白切是因為黑白切的另一位合作夥伴蔡志賢先看到適合的空間,在不到一個月內就決定了,由於空間合適,將延伸台中忠信市場模式,也就是街面有個黑白切的展場,然後在後面再有個Z書房,同時可以做更大的展場與沙龍等活動,目前高雄版的Z書房也正在接洽中,目前看到的空間比台中的更大,有可能會發展出書店或是與年輕藝術家合作等。
「空間是最基礎的,不是要做最前衛的」邱勤榮說,藝術不該是遙不可及,與在地連結後,現在台中黑白切的鄰居阿公阿嬤自己都會對每檔展覽有自己的判斷,藝術不再那麼遙遠,這也是為甚麼每個市場都該有個黑白切;另一方面,邱勤榮說,基礎的空間讓年輕藝術家有機會做實驗,不會太快放棄進而走向販賣技藝,「這很重要」曾經在美國有過商業畫廊經驗的他特別強調。
不過如果空間是基礎的,顯然在地連結是必要的,從台中發展出來的模式如何在高雄發展呢?面對這點,邱勤榮說,自己其實是在高雄長大,相對於台中是在從美國返台後發展出來的,高雄反而還比較有在地人際關係,另一方面,除了在地化以外,兩個都市的四個空間,在未來也將會有連結式的展覽計畫,期待連結台中與高雄的當代藝術領域現況;當黑白切與Z書房這種模式開始延伸到台中以外的縣市,是否會到台北開展呢?邱勤榮說,很確定不會在台北展開這個計畫,除了空間成本因素以外,他認為,過去藝術領域的模式多半是由台北展開後,其他縣市不管適不適合都一窩蜂的學習,但是有沒有其他可能?
不管是黑白切還是Z書房,至今依然堅持不申請公部門補助,邱勤榮表示,這種作法將會持續延伸到高雄,目前的經費都是透過臉書聚集網友後一點一滴募集而來,這是很辛苦的作法,不過由於高雄黑白切的環境與台中不同,因此也期待未來延伸出高雄版Z空間後,能連結當地較為廣大的腹地,開設相關書店等,至少讓工作人員的薪資可以自立,不用全部依賴募款。
近年來在藝術領域裡,關於空間議題逐漸消失,九十年代關於替代空間的影響與討論也漸漸不見蹤影,從邱勤榮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空間的影響在於在地連結、在於經營社群;過去的空間議題的有效性建立在打破傳統公部門的美學限制,但是在空間本身的在地性部分卻很少被討論到,社群的概念就更不用說,只是當近年來藝術領域越來越多討論藝術的社會參與,而缺乏在地性與社群的社會參與,會不會過於抽象?或者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藝術領域的空間發展也開始有其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