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處於實在空間 感知遊走虛擬世界:評陶亞倫的《出夢入夢》
Author: [2015年特約評論人] 邱誌勇 , 2015年10月20日 09時16分
評論的展演: 陶亞倫《出夢入夢》
圖版提供|陶亞倫
在當前科技藝術跨界的創意實踐中,有兩個極其突出的標準:一是在對話脈絡(dialogical contexts)裡,不同文化與媒介元素之間的跨接(crossover);二是在開放結果過程(open-ended process)中不同觀點、態度與真實之間的互動(尤其是互動性與虛擬媒體應用軟體)。陶亞倫獲國立台灣美術館科技融藝計畫補助的作品《出夢入夢》,以3D眼鏡為介面、以虛擬環境為感知經驗世界,強化了當數位技術被藝術運用至極限之際,純粹藝術的感知經驗開始被強調「感官再現(sensorial representation)」的虛擬世界所取代。
在《出夢入夢》的世界中,參與者不僅擁有一個「實體身體」(physical body)(肉身的、易變的、能力有限的、生活在「真實現實」裡的身體),更擁有一個「虛擬身體」或「虛擬形象」(virtual images)(掩飾、延伸、詮釋、隱藏實體身體,或是取代實體身體)。此一「帶著螢幕進入虛構世界」的實體身體隱含著鏈結既有人類經驗,且其提供的感知經驗都是與實體身體之間的連結關係。以致,倘若科技藝術的沈浸感與互動性要求身體參與於藝術世界;那麼,我們就沒有理由不相信虛擬身體也能參與於虛擬世界之中。
陶亞倫的《出夢入夢》以穿戴裝置進入到虛擬實境的空間,其空間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人們所處的實體空間(松菸倉庫展場);第二個層次是虛擬空間中的開始與結束兩段段落,其模擬外在實體空間的情境,創造出讓感知與身體在真實與虛擬之間得以相互對位的意象;第三層次為影像建構的虛擬空間,無論是太空、水裡、佛教洞窟等空間意象,此一世界開始以一種再現的形式出現,且其「模擬」(simulation)讓仿真物件出現在虛擬牆上或懸浮於空間之中。於此,「物件的再現是不斷的、一而再的在主體面前呈現(is re-presented to the subject)」。於此,感知的主體所反思的並非世界本身(初級資料),而是對於心像(思考主體先前的再現)的反思,一種「對於再現的再現」。
再者,《出夢入夢》所創造的並非一種「非體現的」(disembodied)數位經驗,它所創造的反而是一種經驗狀態與空間之間的不協調。在資訊文化裡,身體或許不再是重點,但是在此一作品裡,肉身的經驗卻被已成為資訊美學的一個關鍵面向。易言之,《出夢入夢》以「夢」為命題,如潛意識般地在數位科技的時間向度裡去挖掘虛擬空間面向,並迫使人們從中發現數位化過程中所隱含的美學。同時作品在此假定電腦運算(computation)將我們的文化、美學以及身體的感覺(corporeal engagements)開始與科技產生連結。尤其是在戴上3D眼鏡,進入虛擬世界的情境裡,電腦運算讓視覺、聽覺與時空得以透過數位資料來產製。
然而,數位科技所產生的是一種藝術實踐,而非一種存在(present);是一種效果(effect)而非一個客體(object)。高科技身體義肢(prostheses)的附加允諾了一種另類的、「脫離身體」的經驗,虛擬實境似乎不僅是身體的延伸,它提供了更多的自由、投入純粹意識的未來。於此之中,「虛擬-現實」(virtual-actual)之間的關係亦似乎勝過「虛擬-真實」(virtual-real)之間的關係。倘若我們將可能性理解為「等待被實現」(waiting to be made real),就如同許多虛擬實境一開始的設計;那麼,《出夢入夢》所創造之可能性本身就像是某種早就預定好的情節,等待適當的時機被揭開他們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