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素描排練》在Z書房 
分享 | 瀏覽數: 968

《素描排練》在Z書房 

Author: [2015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5年11月06日 16時20分

評論的展演: 《素描排練》Z書房 


圖版提供|陳韋鑑

  對一般觀眾來說,"素描"的概念大多依然處於用鉛筆或是炭筆,以再現對象物為主的古典定義,這不是嘲諷,畢竟連美術系術科聯招的術科考試的定義也是如此,莫怪大眾的概念依舊,然而關於素描的討論在現代美術中早已過時,許多藝術家也有著自己的"素描"練習方式,觀察這些創作前的預備動作,對於藝術家的創作生涯也是不可少的。

  10月17日至11月29日,Z書房舉辦《素描排練》聯展,邀請王怡然、方偉文、康立穎、彭賢祥、蔡志賢與鄧堯鴻聯展,展出型式包括鋼材、毛線、拼貼與繪畫等,也包括藝術家平日素描的筆記本,雖然與觀眾隔離,但展出期間每周翻頁一次。

  相對於古典的再現定義,"素描"在當代多半被視為是"正式創作前的預備動作",相對於過去以畫筆再現,當代藝術使用各種現成物作為語彙,藝術家自然會使用各種媒材做練習,當代許多藝術家在形式上有自己的探索與邏輯,型式邏輯上的探索也是需要透過各種不同的嘗試,反覆練習後才會累積到正式的創作上。

  在這次的展覽中,一進門就是蔡志賢的鋼條從門扉延伸到牆上,數條鋼條交疊鬈曲在展場,相較於期正式的展出作品,可以看出在線條與空間上的練習與實驗,且將正式作品中探索的空間議題切割成局部來思考;彭賢祥的素描本是其平日練習的過程,可能是本次最接近傳統素描概念的,比較可惜的是隔離在透明壓克力後,只能每周看兩頁,不過就可見的部分來看,這些大量重複練習主要是包括型式元素的探索與暖身;相對於此,王怡然的素描型式就相當的完整,包括落款等,可見其素描的概念不在於形式的探索,而在於形式與內涵結合的練習,每次的練習可能都是成長的段落,所以藝術家也接受素描作為完整的作品。

  對一般觀眾來說,如果沒有對這些藝術家有長期的關心,可能無法快速連結其素描與作品的關係,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幾位藝術家都是長期在中部地區創作的壯年藝術家,能夠有機會觀察其創作歷程,對於理解藝術家是有幫助的,也是商業畫廊比較沒機會做的展覽,不過可惜的是,可能是展出人數較多,相對的件數較少,對觀察藝術家創作過程來說是比較可惜的。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