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關於第十屆台北數位藝術節與數位藝術徵件競賽首獎的兩件首獎作品
分享 | 瀏覽數: 1668

關於第十屆台北數位藝術節與數位藝術徵件競賽首獎的兩件首獎作品

Author: [2015年特約評論人] 邱誌勇 , 2015年11月23日 10時26分

評論的展演: 數位藝術節


「藝術始終無法、也不需要被完整定義,而是在每個時代自然生長成相對應的樣貌。因此,『創.世紀』想要的,是尋找創作的當代意義,並試圖勾勒出一個逐漸成形的輪廓。⋯⋯如此,便牽引著我們迎向一個問題:這是一個怎樣的年代?」

~第十屆台北數位藝術節策展論述

 

這是一個契機,也是一個挑戰!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因為數位科技發展以人們難以想像的速度發展,導致藝術家對於新興工具(或媒材)的應用已經突破了傳統藝術的觀念。在『創・世紀』策展論述中開宗明義的指出前衛創新趨勢的主題與展覽形式上展現數位藝術的最新近的社群特質(community)與共創文化(creative common)。台北數位藝術節從引薦全然美學性、實驗性的創作觀念之後,更進一步跟隨時代步伐,觀察到藝術家對於社會、環境、土地、科技發展趨勢的關切,並促使科技藝術的創作走出了實驗室與工作室,走入了日常生活與社會文化。此景況不但拉近了藝術創作與設計實踐的距離,更將其實踐的美學策略聚焦於「社會應用」。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的創新思維正是轉向關懷大多數公眾的需求,經由微細創意、透過「公開—創新」(open innovation)的集體協作共創,解決社會難題,讓我們生活世界更加美好。

台北數位藝術節發展至今已有十年的歷史,最大的特色便是展現在國際邀請展作品所體現的創作趨勢與時代精神。本屆的邀請展除了是朝向跨域融合外,更重要的是數位科技與時俱進的發展,結合「大數據」、「開放原始碼」與「自造者運動」,向社會創新設計的實踐邁進,讓數位藝術的本質和人們日常生活諸多面向相互鏈結。「創・世紀」大膽地嘗試了很不藝術的藝術節、打破了藝術與設計的藩籬,透過當代新進的創新思維,回復藝術的手做精神。

以致,本屆以大數據與自造者精神出發的「社會設計」似乎反映了關懷社會的藝術精神已經開始滲透到當代文化,且開啓了開放資訊的人文研究,並聚焦於當代科技軟硬體與社會文化效果。而其凸顯的便是在我們的時代中,數位藝術的創作已經不僅是個人藝術美學主觀性的展現,更是一個服務社會的設計性實踐。


圖版來源|台北數位藝術節

此外,本年度的首獎得主王新仁的創作〈幻象中的歷史現場〉,即是因為其親自參與318學生運動,在身處社會運動的第一線現場,其所獲得的是身體因行動受限而抽離,但聽覺感知極度放大的過程。創作者轉化了當時知覺感知,並結合網路上資訊的蒐集,進行實驗性、藝術性的創造之際,他所完成的藝術裝置便是藝術家在日常中擷取生活片段所進行的開創。更重要的是,年輕的藝術家們知道如何以他們手上的創作工具,心裡的感動與腦中的想像,去關心這塊土地環境所發生的事件。以致,社會性與親民性的應用在近年的數位藝術創作上有顯著的成果。

另外一件首獎作品顧廣毅的〈The Fellatio Modification Project〉則是從口腔醫學的角度出發,利用牙醫學科技與組織工程等生物科技去進行一系列的口腔改造計畫。藉由突破身體侷限,藉由科技改造身體的姿態,試圖凸顯同志族群在口交行為中的感官愉悅。顧廣毅的臨床牙醫學研究與媒體傳達設計雙碩士背景促使揭示被文明理性的社會規範所掩蓋的口腔功能,並透過性、科技、人類與社會的多角關係,提問身體改造的極限與可能性。

某種程度而言,這兩件作品已踰越既定的美學實踐,回到社會、文化、政治脈絡的相互主體性,讓數位藝術與其他人文領域、生物醫學、資訊科技,以及和社會領域中互動而產生聚合性效應,其所展現之獨特思維在在皆迫使人們重新回頭想像數位藝術的邊際。

從第十屆數位藝術節與數位藝術徵件首獎作品中可以發現,數位藝術作品的精神已經不再僅僅寄託於作品本身的藝術特質,更是藉由與其他領域開放性的互動整合,傳達或揭發出某種文化脈絡上相關,但卻不曾被重視的啟發或省思。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