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形式與文化的對話 —《切/分》丁昶文、佐拉克羅歇爾雙個展
Author: [2016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 2016年02月21日 16時32分
評論的展演: 《切/分》丁昶文、佐拉克羅歇爾 對話系列雙個展
圖版提供|陳韋鑑
一般說來,雙個展通常是兩位藝術家一起分享空間展出,彼此作品較缺乏共同議題下的做法,但是《切/分》乍看之下似乎也是個如其宣傳般的雙個展,只是在更仔細的閱讀下,會發現,在形式與空間的脈絡下,兩位藝術家的作品有著很巧妙的對話。
2月9日至2月28日,丁昶文與佐拉克羅歇爾(Zora Kreuzer)於台中107畫廊舉辦《切/分》對話系列雙個展;單從作品形式上來看,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其實很好辨識,在大展間,佐拉的作品主要是牆面上幾何灰色圖形,上有單色霓虹燈管,其中有一組三個較小的素色方形,背後隱約透出反射色光;丁昶文的作品則是兩組被切割下來的水泥塊,下有小鋼管,水泥塊分別是圓形與方形,還有一疊海報,共有兩組圖像,分別是兩個水泥塊的局部所組成,牆面上則是一張這些水泥塊透過複寫紙留下的痕跡,在小展間則是佐拉的作品,昏暗的房間空無一物,只有地板上有無數掉落的螢光水泥漆塊,讓觀眾走入。
一進展場就會被兩組切割水泥塊吸引目光,一來是足夠的份量,二來是水泥塊一般都是以殘破的樣式出現,而展場的水泥塊據丁昶文表示,是工地測試用的水泥塊,整齊的切割平面透露出肌理,而為了割下測試用的小柱狀體,其中一個整個大的水泥塊彷彿是希臘柱體般的稜起,而這樣造型上的指涉加上牆上複寫紙留下的水泥痕跡,強調了"歷史性",這個歷史不只是藝術史,也是水泥本身的歷史,當然也提供了觀眾從建築文化思考的起點;不只是如此,藝術家又印刷了兩個水泥塊局部組成的海報供觀眾拿取,延伸了"複製"與"再現"的閱讀可能性。
呼應了本次展出所謂的"對話系列",佐拉克羅歇爾的作品以簡單的幾何圖形與繽紛的霓虹為對比,幾何做為建築基本語彙,而霓虹燈是常見在建築外表上的附屬品,作者再現出建築的核心與外在,可見的霓虹燈與不常被意識到的幾何,回應到丁昶文作品中,挪用建築廢棄物所呈現的文化肌理,我們也可以發現,為了回應台灣的材料與環境,佐拉對過去的作品所作的改變,更準確的呈現台灣空間脈絡,例如小展間的<剩下>所用的正是我們常見的水泥漆剝落型態,以<剩下>為名空無一的小房間,恰巧對比出兩位藝術家對建築在形式與文化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