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愛宜蘭 舞動原視界
Author: 吳佳芸, 2016年04月14日 16時48分
評論的展演: 《原愛宜蘭 舞動原視界》
節目:《原愛宜蘭 舞動原視界》
演出:新世紀文化藝術團
時間:2016/04/09 14:30
地點:宜蘭演藝廳
原住民族是台灣歷史與文化的重要根源,從早期一般大眾熟知的九族,到現今政府認定的已有十六族,各族群擁有自己的文化、語言、風俗習慣和社會結構。此次《原愛宜蘭 舞動原視界》的表演節目,是由團長利珍.妮卡兒於民國87年創立的「新世紀文化藝術團」演出,擔任演出的舞者均為第五代團員的原住民大學生。
整場節目以阿美、賽德克、卑南、達悟、泰雅、鄒族的舞蹈為主,穿插阿美、排灣、泰雅的古調演唱,及新創的原住民流行音樂。演唱的歌手有阿布田、郭志翔,還有金曲獎歌手蔣進興、巴大雄,以及出道多年的歌手于冠華友情贊助。原住民歌手們歌聲嘹亮激昂卻又情感豐富細膩,只可惜播放的伴奏音樂聲音太大,甚至有時掩蓋住了歌手好聽的聲音,讓觀眾稍感不適。
原住民舞蹈雖然動作單純簡易不複雜,但竹筒舞、甩髮舞、達悟勇士舞卻都相當精采有特色,筆者感受到原住民女子熱情奔放的性格;男子勇士般陽剛勇猛的氣概,其律動、力量、壯觀,在在表現了原住民族的堅毅精神。此次演出均為單純舞蹈無故事性,雖然不藉此次演出機會宣揚、傳承原住民的故事與文化實屬可惜,卻也讓觀眾的欣賞思緒集中,專心於原住民舞蹈的活力熱情,別有一番風味。最後一首舞蹈《海洋魅力動舞》,是由團長兼主持人利珍‧妮卡兒所編,各族群大匯集的舞碼,氣氛歡樂愉快。可惜雖然有許多舞者,卻只見到兩個族群的服裝,沒有族群大融合之感,如果舞者們穿著前面已表演的多種不同族群的服裝,想必更能達到編舞者的目的。
舞蹈大部分使用已錄製好的現成音樂當配樂,只有少數幾首舞蹈是現場演唱,而播放的配樂裡含有許多伴奏樂器及電子音樂的聲音,加上音質不夠好,有些模糊與雜音,失去了一點原住民音樂純真的味道、美好的感覺。此次舞台布置簡潔樸素,後方是印有團名及表演照片的大布幕,大布幕兩側掛有原住民圖騰的直長布幕,主要燈光豎立在舞台後方兩側,可營造出類似營火晚會的感覺,伸展式(三面式)的舞台下方,周邊圍有多塊不同顏色的原住民橫條紋布,雖然布置看似簡單,卻也用心不失特色。
台灣原住民族的舞蹈及音樂豐富多彩,許多年來,原住民持續傳承的舞蹈和歌曲,反映了當時社會民生、生活習性、風土民情,流傳至今發光發熱,不僅在臺灣受到歡迎,在國際上亦受重視。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原住民舞蹈及音樂帶領更多人們來體會原住民族的文化、了解原住民族的發展脈絡與傳承。